王丹:字帖是书家的老师,道德更是
在虎溪窑,王丹除了做窑,也在这里绘画写生,体验生活。
精彩视频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刘海搏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锦州市西北的帽山脚下,有一座小山村叫老虎沟,现在也叫边墙子虎溪民俗文化村,书法家王丹的工作室虎溪窑就在那儿,现在,他将绝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这个小山村。从王丹亲手设计的村口牌楼走进去,先后会看到墙上的满族剪纸、一条小溪顺流而下、坐在“连理石”旁闲聊的村民,而王丹的虎溪窑就位于小村庄的最深处。在一间原木搭建的小屋里,王丹聊起了他的艺术人生。
“转益多师是汝师” 陶瓷印上刻出泥土气
本报记者:您一直做综合艺术,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
王丹:我从小喜欢画画,与小伙伴们一起画画,我画得最像。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在造型、对绘画的理解把握方面好像无师自通。印象很深的是,小学一年级时,美术老师留了课后作业,要求我们画毛巾搭在盆上,旁边摆着肥皂盒的场景,我回到家就临摹好了,第二天拿去学校,老师不相信这是我画的。我虽然解释不清,却由此产生了自信。从小学到初中,学校所有板报、墙报都是我画的。
十几岁时,我拜锦州当地著名书法篆刻家李世伟为师,跟随他学习书法篆刻。那时候,我像书童一样跟在老师身边,他写字我研墨,耳濡目染,一跟就是3年,这就是我学习书法的启蒙。
1980年7月29日,李世伟离世。老师在世时经常会提到辽宁的几位书法家。那年秋天,我去沈阳先后拜访了沈延毅、杨仁恺、聂成文、郭子绪、陈复澄,跟随几位书法家,进入了学习的第二阶段。有人说,书法门派很重要,投入哪个门下就不能再跟其他人学习。我不这么认为。杜甫诗中说“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拘一格、不拘一家,要多方学习,才能得到广泛教益。
每位老师都有擅长的领域。除了刚刚提到的书法家,我还跟随韩天衡先生学习篆刻,跟随大康先生学习古文,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书法、篆刻课程之后,又跟随陆俨少先生学画。正是因为他们,我才在书画印等方面都有广泛涉猎,进而走上综合性的艺术道路。
本报记者:您涉及的艺术门类如此之多,目前最吸引您的是哪个?
王丹:自古以来,书画印就是融通的。齐白石、赵之谦、吴昌硕等艺术大家都是诗书画印兼擅,这些艺术门类放到一起,融会贯通,更能够相得益彰。
要说这几门艺术,下的功夫最多的当数陶瓷印。很多人称我为“中国陶印第一人”,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我应该是“第一个建窑、整理、弘扬中国陶瓷印的人”。
中国的篆刻创新,向来以材质为突破口。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青铜印,抑或是从玉印发展到石刻,我们看到的中国篆刻史,始终在改变材质。在现在的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这种用刀刻软石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创新?于是,我就产生了在陶瓷上篆刻的想法。陶瓷不但材质更软,做坯、刻、烧和做印纽也更容易。英文的中国和陶瓷发音是相同的,把中国的陶瓷艺术和中国古老的文字结合在陶瓷印上,我感觉是最完美的。
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陶瓷印,沉浸其中,让篆刻这一充满“金石气”的艺术呈现出“泥土气”,实现了对印面、印纽、边款三度空间的整体把握。
本报记者:您的陶瓷印已经形成体系,非常成熟了,书法也形成稳定的艺术风格了吗?
王丹:风格不是想形成就能形成的,需要积累、沉淀,形成之后还涉及风格如何强化。艺无止境,当前我的书法、篆刻还都处于探索阶段,距离理想目标很遥远。我希望最终能够水到渠成形成个人风格,而不是刻意追求。艺术博大精深,按照当前的审美一直往下走,最终形成的风格才越精到,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很多人都说我的字一看就是北方人写的,雄强厚重,有力量。我虽看不出来,但这样的评价应该是与我搞篆刻有关。所谓“金石气”,就是那种雄厚、刚劲的感觉。
如果非要说风格,我认为自己就是“辽宁风格”。我是辽宁当代书法发展之路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十几岁时,跟在沈延毅、杨仁恺、聂成文等书法家身边学习,学书法快50年了,在先生们的教导下,我的书法始终有他们的影子。
“不知老至兴乡乐”
要把个人资源献给社会
本报记者:您提到这片土地给了您很多力量。辽宁书法有哪些特色?
王丹:首先,辽宁以书协为带动临帖的做法领先全国,这是非常值得宣扬的。1986年,我就开始参加临帖班,从未落下。因为临帖班的创办,我们进步很快,三年大变样,使辽宁书法在20世纪90年代引领了全国风潮。
其次,辽宁书法风格很全面。沈延毅擅长碑学,杨仁恺在帖学上造诣很深,郭子绪的作品很现代、很超前,聂成文将碑和帖的写法打通……值得一提的是,老先生们都很喜欢年轻人。在这样的影响下,我也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一样,对待现在的年轻人。“名帖其室,道德为师。”这是我年轻时的座右铭,意思是字帖是书家的老师,但最终道德更是老师。这句话与年轻人共勉。
辽宁还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为前辈们水平高,引领着我们前行,逐渐形成了碑帖结合的“辽宁味道”。其实,这种地域特点就好像人的外貌,身材与长相会遗传上一辈基因,书法也是一样,整个辽宁的书法家,承袭的都是“辽宁基因”。
本报记者:从您的言谈中,我时时刻刻能感受到您对家乡的热爱。据我所知,多年来,您一直在回馈家乡。
王丹:1996年,我做陶瓷印都要拿到外地烧,因此想在山里建一个窑,辗转找到了老虎沟。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离市区近又很幽静,特别是村里有一条小溪常年流水,吸引了我。于是我办理了手续,将这里命名为“虎溪”,这里除了做窑,还作为工作室,绘画写生,体验生活。初到之时,这里是原生态,山林树木一派天然气象。过去我的山水画总画不好,自打来到这生活,天天看着山林草木,忽然就会画山水画了,书法中也带了“山林气”,有淳朴宁静的气韵。
28年间,我像燕子衔泥一样,陆续建了十余次馆舍,实现了艺术梦想。我也与这座小山村、与村民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希望把个人艺术资源献给社会。
作为政协委员,202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我提出了“个人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公共文化资源”这一议题,希望借虎溪窑为乡村振兴作一些贡献。于是,在政府的扶持、企业家的帮助、村民的支持、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边墙子虎溪民俗文化村出现了。从2023年10月开始收取门票,到今年10月收入已达30余万元,全部归村里所有。
“窑筑山居廿五秋,怡然陶韵伴溪流。不知老至兴乡乐,天地为庐壮暮游。”虎溪窑建成25年时,我写了这首诗。前25年,我为艺术创作来到这个小山村;后25年,为乡村振兴将虎溪窑开放,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益,让个人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公共文化资源。
人物简介
王丹,1963年生于锦州,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碣石印社社长。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篆刻展中获奖,有多部作品集出版发行。获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篆刻艺术突出成就荣誉。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