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评书大赛展现“年轻态”
鞍山评书大赛展现“年轻态”——
“评书之乡”期待精彩“下回分解”
75岁的北京评书省级传承人张全友说的《民族魂》,荡气回肠。
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学生岳秋实演的《长坂坡》,绘声绘色。
5岁半的韵子修讲的《枉为人》,韵味十足。
本报记者 吴 丹 文并摄
核心提示
醒木一敲风雷动,折扇轻摇论古今。近日,2024年鞍山评书大赛颁奖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落幕。作为近年来鞍山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评书赛事,本次展演传递积极信号——鞍山评书正走在重振旗鼓、焕发青春的路上。
如何在深厚文化积淀、名家辉煌业绩的基础上,发挥优势、传承有序,倾力打造鞍山“评书之乡”这一品牌,值得进一步思考。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鞍山评书的焕新之道。
后继有人
老将新锐同台献艺
“这里表演节奏再快一些,注意手眼、身段的和谐统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评书省级传承人、75岁的张全友刚换好演出服,就赶紧钻进后台化妆间,认真地指导起学生。
上自耄耋翁,下至垂髫儿,老中青少四代评书人同台献艺,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表现踊跃,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鞍山评书大赛由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旨在会聚青年人才,弘扬传统曲艺文化,进一步打造鞍山“评书之乡”品牌。活动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近200人110组选手报名参赛。“省内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也纷纷报名参与,预赛、决赛竞逐可谓激烈。选手带来的作品中,既有《长坂坡》等经典的传统段子,也有《人生最后的托举》等对新时代风貌和当代人物的讲述。这让我们非常欣喜,越是传统的文化,越需要新鲜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表达,越需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代活力。这才是鞍山评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根本要义。”鞍山市演艺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刘东说。
“我说说,你听听,自赤壁一败,行至华容古道,忽听得一阵铜锣响,闪出一哨人马……”5岁半的韵子修身穿汉服、手持折扇,落落大方地走上台,一张口这利落的嘴皮子、十足的韵味,就惊艳了全场。“这孩子范儿真足,有股刘兰芳的劲儿!”观众赞不绝口。
韵子修是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受到父亲(曲艺爱好者)的熏陶,她4岁半就开始学习快板、评书等传统曲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尽管那些大段的贯口背起来困难,很多情节内容她甚至还不懂,需要我们给她耐心讲解,但她特别执着,不背下来不睡觉。评书表演让她变得更加自信,我们会支持她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韵子修妈妈说。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大三学生岳秋实此次获得最佳表演奖,在展演现场,身着长褂的他中气十足、绘声绘色地表演起评书《长坂坡》。“我觉得穿长袍、拍醒木、说传统评书,很潮!”让“老曲艺”演出“年轻态”,在作品内容、形态和表演风格等方面需不断更新,“这是我们曲艺专业大学生作为评书艺术接班人的责任。”岳秋实说。
多点开花
为“评书之乡”注入活力
“我高兴地看到了评书艺术在鞍山后继有人!”看罢展演,省文联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黄晓娟对着话筒激动地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黄晓娟看来,鞍山说书、听书传统悠久,涌现出单田芳、刘兰芳等一众享誉全国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经过几代人的探索,鞍山评书已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表演特点和风格。鞍山坐拥以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鞍山师范学院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张全友评书基地等为代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之多位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和保护传承基地的建设,可谓多点开花,擦亮鞍山“评书之乡”这一品牌具有天然优势。
“这次比赛实现了以赛促学,一批年轻人才的涌现,让我看到了更多希望。”黄晓娟建议,建立常态化的评书艺术比赛展演机制,建设更多推作品、推人才的交流平台,比如可以把“鞍山书会”恢复起来,以浓厚的社会氛围助推鞍山评书之乡早日挂牌。
曲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破除了传统拜师收徒模式的单一性,与民间的活态传承联通共洽。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主任周壮介绍,依托辽宁尤其是鞍山在曲艺领域的丰富资源,该校以艺术实践为主导,以曲艺理论研究为支撑,着力培养高层次曲艺专门人才。“评书表演是我们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最早由田连元先生授课,目前是北京评书市级传承人裴冠红来讲授。学校一直积极与鞍山市合作,向市演艺集团和剧场等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鞍山评书之乡品牌的做大做强,无论是对促进驻地高校人才交流还是对地域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氛围营造而言,都是双赢。”周壮说。
“评书艺术必须从娃娃抓起,练好基本功。”出身于鞍山评书世家的张全友这样说。他8年前开办评书学校,主要面向小学生,教出了百余名小学员;常年走进鞍山师范学院、胜利小学、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培养少年评书人才。每周2次,他几乎雷打不动地到当地“笑笑剧场”进行公益演出,他发现,剧场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我说有事停演一场,他们就说,赶紧续上,听得正过瘾呢!”他认为,当年“三芳争艳”的场面使鞍山评书具有极高的威望和盛名,虽然现在面临着说书场地萎缩等问题的困扰,但通过补齐人才短板、政府搭台“唱戏”、多方合力扶持等举措的实施,鞍山评书“且听下回分解”的精彩会再度绽放。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