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崇炜:临古而化之,方能收获自然
40年里,胡崇炜每日书写,从不间断。图为他正在用章草创作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精彩视频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刘海搏 文并摄
核心提示
走进胡崇炜的工作室,第一眼就会看到墙上悬挂着竖幅书法“谦受益”。据胡崇炜介绍,这是30多年前,书法家沈延毅赠给他的,自此,这3个字成为他的座右铭,陪伴他一路走来。此次采访就在这幅字前进行,胡崇炜始终带着谦虚、谦和的态度,将他40年的书法感悟,娓娓道来。
从少时爱好到能“拼国展”
本报记者:听闻您是来到辽宁后才开始正式学习书法的,今年是您步入书法界的第四十年,介绍下您的经历吧。
胡崇炜:我生在吉林省,年轻时当过兵,1984年从原工程部队调入原沈阳军区机关。在到沈阳之前,我一直把书法当成爱好,没有找到专业老师,自然不得其法。到沈阳后,我有机会学书法,渐渐发现书法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简单在于,无论是谁,拿起笔就能写;复杂在于,没有领路者,就难以掌握其法。
迷茫之际,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任书法老师——王玉斌。王老师当时在东北育才学校任教,第一次看我写字,告诉我:“你用笔不对,不是书法的用笔。”于是,在她手把手地教授下,我从“一点”“一画”学。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从临习柳公权《玄秘塔碑》开始入门。
我的第二任书法老师是军旅书法家朱寿友,也是他指导我广泛临帖。此后整整五六年时间,我基本都处于临帖状态,常常抱着几十张临好的帖去找朱老师,他指出我的问题,我回去再临,反反复复。现在回头看,这个阶段很重要,正是那段经历,为我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任书法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师聂成文。199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到聂老师家拜访,当时心里很紧张,但见到聂老师才发现他没有一点大家的架子,非常和蔼、亲切、朴实。他点评我的作品时十分耐心,许多话颇具点睛作用。那天,从聂老师家出来时已是半夜,踏雪而归,收获满满。从那以后,我就成了聂老师家的常客,经常去请教。他定期指导我的作品,对创作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一遍遍调整。
也就是从那年开始,我进入了学习书法的第二阶段,一边创作,一边临帖,一边“拼国展”。
从1991年拜聂成文为师,到2009年担任省书协秘书长,这18年时间里,我一直处于“拼国展”的状态。1992年,我的作品入选了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并获得“全国奖”。近28年的拼搏练就了我比较健康的创作状态,国展竞争一次比一次激烈,投稿量大,入展量少,我一路有成功也有失败。我的体会是成不骄、败不馁。入展获奖了以利再战,落选了深刻反省找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拼搏,是我整个成长历程中最难忘,也是最有意义的。
本报记者:您刚刚提到首次投稿全国书法展就获奖了,那是一件什么作品?
胡崇炜:1992年,辽宁承办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也是我第一次准备参加全国书法展,写的是章草鲁迅诗8首。当时我浑身上下充满干劲,不分昼夜地写。记得有一天,写到凌晨3点,我不甘心这一夜又没写出所谓的“理想作品”,提醒自己再写一幅就睡觉。写前三四首时头脑尚清晰,到五六首时执笔在手,人却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怎的,我一下子醒过来,发现有几十个字写串了,心中非常懊悔,一时不知怎么办好,心一横,勾掉接着写。心想,反正坏了,无所谓,便自由自在地写。后来又写了很多,拿给聂老师评点,老师竟选了这件有点瑕疵的,也就是这件作品,使我第一次入国展就获奖了。
若干年后回看这件作品,觉得写得很自然,有一种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生动,虽有勾抹但不失整体和谐,或许就是因为我完全放松,放弃了很多主观想法才达到的状态。
其实,艺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到自然。此“自然”有双重含义:直观表达的“技”,随形流出的“意”。
从改掉“习气”到捕捉自然
本报记者:就是从那时起,您认识到了追求自然的重要性吗?
胡崇炜:并不完全是。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困顿状态下不经意成功了,十分用心之作却无缘艺术。答案是在十多年后,随着我眼力提高和书法水平长进才渐渐悟到的:这样的作品产生于无欲无求的状态,是对书写状态的自然捕捉。
这种自然状态被我称之为“灵感”。我曾几次与灵感相遇,除了刚刚提到的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还有199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正书展的作品、全国第七届书法展创作作品,以及兰亭书法节等作品的创作。种种作品虽不同,但都是在随意而书,自然洒落,没有顾虑的情况下书写的。
作为一个书法作者,我在尝试着探索书法艺术创作的规律。事实上,在真正的创作中,又需要我们去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阻碍,无为而无不为,把用笔、技法甚至是对灵感的寻觅与渴求全都抛开,唯其如此,才有可能进入创作的自由之境。
其实,我们临古帖的过程中,解决的就是回归自然的问题。在聂老师的带领下,辽宁从1985年开办书法临帖班,就是坚定抓传统。可以说,我们主要是以临帖为基础,抓住传统不放,才得以确立书法大省的地位。所谓“辽海书风”,简单来说,就是古朴、自然,尊重传统、返璞归真。
本报记者:您的个人风格处处体现着古朴,将章草和魏碑有机融合,彰显着雄浑的“辽海书风”。
胡崇炜:在书法这条道路上,我没能达到自然境界,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风格。
我的书体以章草为主,兼攻魏碑。章草是一种与今草相对应的草书,现在不太盛行了,但这是我走近传统的开端,是我深深热爱的书体。我最初临习章草是从《急就章》和《平复帖》开始的。《急就章》的特点是简约、凝重,法度完备。我很喜欢这部帖,临了二三十年,不同时期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一两年对古法的理解愈发深刻。《平复帖》最初吸引我的是其平淡内敛、自然而然的线条韵律,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法真迹。在临习章草的同时,我对魏碑下了一番功夫,尤以《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汝南王古塔铭》为主。
因在章草中融入碑的力道和古拙,我逐渐有一些个人特点,书友们能认出我的字。但真正说到风格,我认为自己还在不断变化中,并且“风格”和“习气”只有一步之遥。40年来,我日日临帖,不敢松懈,要求自己在每件作品上都不能“服软”,就是希望将不好的“习气”改掉,让所学所临的东西“化开”,形成好的艺术特质。这是我的理想,但艺术永远没有完结,永远有遗憾。
担任辽宁书协主席以来,我愈发觉得责任重大,十分忐忑。如何提升自己的水平,如何带好人才队伍,如何延续辉煌,如何进一步提升辽宁书法在全国的地位,这些都是我一直思考并为之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报记者:对于这些问题,您得到满意的答案了吗?
胡崇炜:首先,要抓临帖、抓传统。学习古人是书法的正途,从上世纪80年代初书法复兴开始,聂老师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带领辽宁成为书法大省的。而我们这一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持书法大省的地位,进而努力使辽宁书法地位再有所提升。
其次,不能放弃小众赛道。过去,辽宁行草书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相较之下,篆隶楷的优势不够明显,这会对整体发展产生影响。近几年,我们举办书法临帖班时,会邀请外省篆隶楷的优秀书法家进行辅导,初步看热衷篆隶楷的作者在增加,这是可喜的。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不久的将来,辽宁书法书体种类会更加完备,发展会更加全面。在广泛培养、扩大队伍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尖子人才,一个书法大省仅仅有“高原”是不够的,必须有“高峰”。
这些工作,需要书协组织者尽全力,虽不能决定最终成绩,但只要不停往前走,总能靠近目标。就好像艺术虽然永远没有止境,但功到自然成,也是可信的规律。
人物简介
胡崇炜:196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原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金奖、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奖、全国第二届正书展优秀奖、全国首届草书大展三等奖、2012年入选中国书协首届全国“三名工程”(全国50位名家之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收藏。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