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原档铁证 将“满铁”侵华研究推向深入
《辽宁省档案馆藏满铁与九一八事变档案汇编》出版——
公开原档铁证 将“满铁”侵华研究推向深入

《辽宁省档案馆藏满铁与九一八事变档案汇编》书样。本报记者 郭 平 摄

“满铁”档案中的《满铁关于张学良周围势力的资料》。受访者供图

“满铁”档案图片之日军制造“南满铁路被炸”后的现场照片。随后,日本关东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受访者供图

“满铁”档案图片之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鸟瞰图,为关东军的进攻提供准确情报。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郭 平
核心提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辽宁省档案馆编辑完成的《辽宁省档案馆藏满铁与九一八事变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满铁档案汇编》)正式出版。这部图书用2200余幅高清图片公开了240余件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档案,通过“在华搜集情报”“扶植侵华势力”“参与军事活动”“宣传美化侵略”4个专题,用档案原图反映“满铁”为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全面侵华提供支持的丑恶行径。这些铁证的出版,帮助人们进一步解剖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内部构造和运行机制,对深入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令人信服的客观资料。近日,本报专访相关研究专家,对《满铁档案汇编》进行深入解读。
几代人接力摸清“满铁”档案家底
辽宁省档案馆档案编研与工业文化研究部部长丛龙海手头有一个列表,内容是从2016年国家档案局组织开展《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程以来,辽宁省档案馆取得的成果,其中就包括刚刚出版的《满铁档案汇编》。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出版这套书呢?
丛龙海解释,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档案局组织实施《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工程,是想通过出版系列丛书“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系列丛书收录的范围涵盖日本侵华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宣传、教育等多个领域。内容涉及日本侵华行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学校、工厂战时西迁,抗战宣传、兵役、后援、救护、抚恤及设施建设,民众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及抗日根据地建设,审判战犯、惩治汉奸等各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辽宁省档案馆用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部分档案,编辑完成了《满铁档案汇编》。其最大特点是选用的很多档案是首次公布。丛书采用影印出版的方式,完整地呈现档案原始面貌,还原历史真相。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解学诗曾经指出,“满铁”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几代学者的坚持。这句话也道出了“满铁”档案编研工作任务的浩繁。
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大量“满铁”调查部档案及其所形成的各种调查资料。省档案馆老一辈工作者从清理灰尘、保护档案不被蛀蚀等基础工作做起,历时十余年,摸清了档案的基本家底:“满铁”档案有1.4万余卷。档案材料从1906年“满铁”成立直到1945年“满铁”覆灭,纵贯“满铁”存在的全过程。档案分属总体部、地方部、调查部、产业部、兴业部、经理部、计划部、商事部、铁道部等部门,以总体部、地方部档案居多。档案内容包括“满铁”成立、机构变迁、人事任免、章程修改、机密会议记录、制定与推行经营方针政策、重大事项决策、预决算、重要契约书和备忘录、关系会社情况、重要的调查报告、重要情报等,具有代表性。
目前来看,省档案馆对“满铁”档案已经完成基础整理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丛龙海和他所在的编研团队开始“满铁”档案文件级目录的著录工作,这对于开展更为深入、具体的“满铁”档案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原秘书长沈友益指出,“满铁”及其他日伪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学术建设工程,大体上要经过“资料整理—开发利用—学术研究”三个阶段。省档案馆正在实施的“满铁”档案文件级档案著录工作将为其开发利用和学术研究打开关键通道。
档案实证 “满铁”打着企业旗号实施侵略行为
我国著名史学家胡绳曾指出,从名义上看,“满铁”是个股份公司,实际上是日本政府直接管理下的经济侵略机构。历史也表明,“满铁”是日本官民一体的侵华实体,是强贼钻进中国肚皮建立起来的庞大而独特的侵略机构。
通过这套书,可以查证“满铁”是如何打着企业的旗号实施侵略行为的。
省档案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赵云鹏 有亲身体会。他说,翻阅《满铁档案汇编》,会不时地为其记载的鲜为人知的史实而心际难平:“这些侵略者自己行迹所形成的档案,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回击为侵略辩护种种谬论的最有力的证据。”
《满铁档案汇编》收录“满铁”档案中留下的九一八事变前后文件、往来信函,可以发现“满铁”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数年,便开始积极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进行各种准备。这部书将反映“满铁”侵略行动的档案收集汇总为“在华搜集情报”“扶植侵华势力”“参与军事活动”“宣传美化侵略”4个专题。
“满铁”在华搜集情报活动可以追溯到成立初期。此次公开的档案中有《满铁理事梅野实关于张作霖拟最终决战并期待第三方斡旋致“满铁”副社长大平驹槌的报告》,这份情报完成于1925年12月8日,当时正值“郭松龄反奉”战争。此后,日本势力直接参与,造成郭松龄失败。
不仅如此,书中还公开了一份油印的小册子——《满铁关于张学良周围势力的资料》,共40页的内容,详细列举了张学良身边骨干人员的基本情况。其中对于当时任奉天警务处处长的高纪毅着墨很多,内容包括“担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副委员长的高纪毅对日本铁道建设计划的态度,高纪毅与天津金融界巨头吴鼎昌接触密切,张学良利用高纪毅对抗荣臻等旧派势力,高纪毅与臧式毅的关系”等。因为日本侵略者对高纪毅的抵抗日本侵略情况掌握的多,致使这位抗日将领后来在北平惨遭日本宪兵逮捕并受到严刑拷打。
“满铁”一直利用在东北获取的殖民暴利扶植侵华势力的行为在“满铁”档案中也有大量体现,例如《帝国在乡军人会满洲联合支部部长三宅光治关于感谢发放补助金事致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的函》。“日本帝国在乡军人会”是日本军部策划成立的团体,由退役军人、日本浪人组成,自创建开始,其领导层便由陆军将领担任,始终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当时,这些混迹我国东北的团体不断地为日本关东军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大肆鼓动宣传、鸣锣开道,这些鼓动侵华势力背后的金主正是“满铁”。
铁证如山 “满铁”撕下伪装直接参与日本侵华行动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爆破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那么,在九一八事变发生过程中,从档案记载内容来看,“满铁”起到了哪些作用?
中国日本史学会战后专业委员会会长郭洪茂指出,有一段时期,国内对于九一八事变的研究忽视了“满铁”在事变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可以明确的是,若没有实力雄厚的“满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全力支援,特别是在交通方面提供的快速有效的军事运输保障,日本关东军根本无法达成部队调动的高度机动性,也就无法实现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
“满铁”档案记录,九一八事变刚爆发,“满铁”立刻下达了《非常动员令》,当时遍布我国东北的“满铁”社员总人数达4万人,其各部门组织了几十个担当各种侵略任务的专门机构,担当参战、军事运输、向导、搜集情报、战地救护、宣传、医疗等各种任务。
《满铁档案汇编》公开的“满铁”档案中有《满铁监理部管理课关于调查军部以外直接提供军事援助人员事致关东军参谋长桥本虎之助的函》,开列了“满铁”的国际运输株式会社、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等7家下属企业派遣了大量人员直接参加了九一八事变的各种军事行动。比如,“满铁”的国际运输株式会社有122人担当了“运兵车司机、翻译、向导、情报搜集、军需品、食品等物资运输”等6项任务;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有39人从事“武器弹药搬运、直接援助军事行动、军事用通信设备架设、为军队宿营提供服务”等5项任务;溪碱铁路公所有26人从事“军用列车运输、维护、军需品搬运”等3项任务。
“满铁”对于直接参与九一八事变的社员给予多方面支持和鼓动,此次公开的“满铁”档案中的《满铁经理部主计课关于提交九一八事变费凭证审查报告事的回议笺》中详细开列了“满铁”给予参加九一八事变社员的各种名目的补助,明确表达了对社员参与侵略行动的支持。
《满铁档案汇编》收录了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写给“满铁”总裁的感谢状,其中的“大作战无铁道难以实行,机动作战愈来愈依存铁道放出光彩。关东军的神速行动,实际是以帝国实力为背景的‘满铁’的俨然存在之所赐”,从侵略者的角度向世人揭开了“满铁”的真实面目。
丛龙海说:“《满铁档案汇编》将‘满铁’深藏密室不敢示人的行为记录向世人公开,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解剖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内部构造。”这部丛书的出版,为史学界和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原始史料,有力地推动抗日战争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警示人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