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得早”更要行动快
杨忠厚
“醒得早”常被用来形容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和超前眼光,抑或善于捕捉苗头性的和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机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一句话,“醒得早”是妥妥的好事。
但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听到一个人或单位被评价为“醒得早”时,往往紧跟着又缀上一句“起得晚”,意思是认识上去了,但行动没跟上,以致本来有机会可以领先的领域,反倒“泯然众人矣”,甚至落后于人。
既然已“醒”,为何不“起”?究其原因,不外乎一些人贪恋长时间身处其中的那个温暖舒适的“小窝”,更喜欢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驾轻就熟,风险少、没闪失。相反,对于新生事物,少不了调查研究、深入论证、沟通协调等种种“烦琐”,特别是还要不可避免地面对诸多未知包括各种风险,到头来可能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因此,尽管可能已经意识到新技术新业态新机遇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和广阔前景,但往往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缺乏雷厉风行、敢为人先的锐气,终究未能迈出实质性一步,以致坐失良机。
形势比人强,也逼人强。早起晚起早晚要起,区别在于,早起更主动。当太阳高高升起、阳光普照大地,各地都在风起云涌、比学赶超、风风火火干起来的时候,那就是形势逼着你不得不起的时候。是主动引领潮流跑在前面,还是被动接受形势跟在后面,其境况截然不同。
我们必须承认,“醒得早”很重要,但行动快更关键,二者不可或缺。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思维发散、目光四射,像猎人捕捉猎物一样,盯紧极其稀缺而又无处不在的发展机遇,时时处处保持“醒得早”的状态。另一方面要行动快,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该出手时就出手,看准就干、善作善成,不断把认识化为行动、把思路变成举措,努力使自己处在发展的“风口”上。曾经创造了众多“中国第一” 的辽宁,是有底气继续在更多领域抢先争早拔头筹的。
总之,“醒得早”是好事也是优势,但不能止于“醒得早”,还要追求“起得早”,更要落到行动快。当然,“醒得晚”那就另当别论了,但醒而不起、错过晨光,实在可惜!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