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铁西区:积聚高质量发展“项新力”
抓牢项目生命线,扭紧科技与产业双螺旋
沈阳市铁西区:积聚高质量发展“项新力”
本报记者 金晓玲
“人才是生物药研发的核心。今天开工的三期项目将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人才港,在已建成全国产能最大的生物药生产基地基础上,再添人才利器,再增创新优势。”3月14日,在沈阳市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复工动员大会暨北方药谷德生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三期项目开工现场,德生生物总经理魏哲学激动地说。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考察,每次都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作为我省的产业大区、经济大区,铁西区始终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牢项目这一生命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用强大的“项新力”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以北方药谷为例,其一期、二期项目于2023年、2024年相继建成投产,订单持续增长,产品市场价值超10亿元。刚刚开工的三期项目聚焦人才、深耕创新,将为我省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核心智力支撑。有三生制药、东北制药等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有北方药谷等一批新项目的有力助推,铁西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规模持续高位扩张,现已集聚相关企业53家,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5%。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循着这一思路,铁西区一步一个脚印夯实现在、布局未来。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全区开复工重点项目395个,同比增长25%,亿纬锂能等10个百亿项目落地开工;攻坚之年,开复工重点项目505个,同比增长28%,产业项目占比84%,远景新能源等龙头项目加速集聚,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工业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全面打响。铁西区紧盯快干、靠前发力,1月2日,“开年第一会”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一季度,全区开复工重点项目将达到302个,总投资额1277亿元,铸研所特种合金铸件研发、沈鼓核泵中试基地、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智慧陆港等相关产业发展急需的高质量项目悉数在列。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华生说:“十四五”期间,铸研所在铁西建设了多个项目并均已达产,今年将再新建一批项目,加快打造装备制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全链条服务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铁西区“咬紧”储备、签约、竣工等环节,全力以赴守护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落实、投产见效。一季度,全区储备重点项目445个,其中产业项目占88%、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65%。从全年看,已谋划中德园零碳产业园、特变电海上风电等高质量项目800个,全力争取高性能芳纶纤维生产基地等400个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中科芯微洁净机器人等550个项目接续建设,贺利氏信越石英等150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项新力”持续提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去年,铁西区高端装备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9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35%……
从项目的物理聚合到产业的集群共生,工业老区铁西不断焕新蝶变,在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进程中担当主力军,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继续冲锋在前。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