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引“活水”来——中央金融机构助力辽宁全面振兴观察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春风骀荡,金融活水润泽辽沈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季度,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已为我省“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徐大堡核电二期工程投放贷款7.88亿元,有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发挥基建业务优势,牵头银团贷款支持辽宁省交投集团沈山改扩建项目,目前已实现首笔投放6亿元,助力项目提前一年完工。
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出口哈萨克斯坦内燃干线机车项目出具买方信贷保单,为辽宁企业深度融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济是实体,金融是血脉。新时代“辽沈战役”的每个篇章,都有金融“国家队”的浓重一笔。
北京之约播下合作之“种”
辽宁全面振兴离不开中央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同时又为中央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创造了巨大机遇。
近年来,辽宁坚持以金融助发展促振兴,系统“输血”、精准“滴灌”。中央金融机构深度融入辽宁振兴发展,携手辽宁共同绘好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2023年8月,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银企对接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央金融机构与辽宁深入了解、携手并进的全新篇章。会上,省政府与17家中央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金融领域“国家队”组团签约、布局落子,38个项目达成融资合作意向1460亿元,并承诺未来三年对辽投放金额超过5万亿元,为老工业基地再次腾飞插上了强大的金融“翅膀”。
2024年3月,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恳谈会在北京举行,18家中央金融机构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支撑点,强化高质量金融服务,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勇介绍,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在推动过程中存在协调主体多、融资额度大、时间紧迫等问题。国开行辽宁省分行积极发挥“融资融制融智”优势,协助借款人制定系统性融资方案,最终实现总额度586亿元的银团贷款授信。项目建成后将有力促进东北地区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服务“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2024年,累放海洋渔业贷款11.4亿元,重点支持大连、丹东、营口“海洋牧场”等各类项目10个,为辽宁建设“海洋强省”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为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叙做债券承销,合计金额40亿元,支持沈阳地区轨道交通发展。
辽宁与中央金融机构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谋发展促共赢。
202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国,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前移5位,提升幅度位居全国第二。辽宁赶超全国水平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快构筑。
投下“信任票”送来“及时雨”
在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中央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优势,不遗余力地推动央地融合,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2024年,在中央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辽宁深入实施“金融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优化改善金融环境专项行动”,持续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金融生态,推动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679亿元,同比增长5%,实际新增贷款3126亿元,同比增长5.5%,指标增速均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六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1964亿元,同比增长8.8%,有效发挥了“稳盘压舱”作用。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向辽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累计提供融资3.9万亿元,科技类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有效。
中国进出口银行2024年累计向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放44.01亿元出口卖方信贷流动资金贷款,新开立74.45亿元跨境船舶预付款保函,为企业高端船型制造、出口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农行辽宁省分行牵头筹组迄今为止央企在辽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中交集团秦沈高速项目银团贷款,融资总金额150亿元,农行承贷份额已投放前期贷款16亿元,有力地支持辽宁“交通强省”建设。
2025年3月,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为沈阳汽车有限公司投放8亿元并购贷款,用于并购华晨集团核心资产。沈阳汽车董事长张悦说,为帮助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行发挥了国有大行的引领作用,为沈阳汽车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交房攻坚战工作开展以来,沈阳房发集团收购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吃紧。集团财务总监胡赛鹏说,关键时刻,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及时为集团投放1.85亿元贷款,有力地支持房地产各项政策在辽落地。
中央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持续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投下了“信任票”、送来了“及时雨”,助力辽宁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走在前、挑大梁。
“双向赋能”齐登高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以加强金融领域央地合作“双向赋能”服务全面振兴,积极引资入辽,推动央地金融合作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人保财险辽宁分公司加大对省属科技企业服务力度,加强科技企业经营生产全生命周期风险减量管理,为1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1500亿元,为近700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00亿元。
邮储银行辽宁省分行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推出产业e贷、平台e贷等线上化小微服务产品,持续减费让利,助力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4年年末,服务4万余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净增14%。
为满足养老护理市场需求,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积极开展寿险与长护险转换工作,陆续推出两款长护险转换的产品,这两款产品2024年保费收入2.33亿元,期末有效保额44.06亿元,有效缓解了老龄化家庭的经济负担。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管理年金规模超260亿元,助力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证券及投资机构助力辽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汇隆活塞、十月稻田、东软熙康等一批企业成功上市。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并完成辅导备案,拟于今年正式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创新科技金融服务,2024年助力鞍钢矿业发行我国铁矿行业首单科创债,融资金额合计10亿元。
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央金融机构立足辽宁大地,情系地方发展,积极践诺,在服务辽宁重点发展战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债务化解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优质的金融资源和服务,推动更多金融创新工作在辽先行先试,金融活水正加快流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
聚首北京、共谋发展,已成为辽宁深化政金企合作、共绘振兴发展蓝图的有效模式。央辽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共赢成果加速显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金融力量尽职履责,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向着决胜目标冲锋冲刺保驾护航。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