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名“路长”守护农村幸福路
“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斐然
1.2万名“路长”守护农村幸福路
本报讯 记者孙大卫报道 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出门,巡路一小时,八点到村委会。这是锦州北镇市罗罗堡镇河洼村村委会主任兼路长陈百新的日常。类似的早晚巡路,也是全省各级“路长”的日常。
农村公路范围广、通达深、养护难度大,将其“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一直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探索“四好农村路”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农村公路超11万公里,各级路长总人数达到1.2万人左右,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我省的“路长制”主要按照“政府主导、专群结合、互动共治、长效常态”的原则推广,构建了以县、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主要领导分别为县、乡、村三级路长的管理责任体系。2020年各县区在建立“路长制”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以交通运输、财政、公安交管等部门为成员的县乡路长办公室,形成了多部门协作、共同推进的农村公路管理格局。
在“路长制”工作牵引带动下,各级路长定期调度农村公路工作,协调推动工作开展,农村公路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抚顺县、沈阳市沈北新区、凤城市、北镇市等区县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路长制”会议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等配套制度办法,盘锦市将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融入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沈阳市沈北新区、庄河市开发应用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抚顺县开发应用农村公路“智慧路长”客户端,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我省多地还以推行“路长制”为契机,大力推行群众和专业力量结合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模式。近年来,各地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公路春季、秋季养护会战,扎实开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年均整修农村公路路基1.2万余公里,清理边沟1.5万余公里,修缮沿线附属设施2800余处,治理村屯路段2000余处,新植、补植绿化1500余公里,全省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目前,我省还将“路长制”有关信息纳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公示范围,设立“路长制”公示牌7100余块,并积极扩大公益岗位,吸收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年均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2900余万元,全省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岗位稳定在1.2万个左右。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