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水利遗产“大摸底”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为挖掘、保护和传承我省丰富的水利文化遗产,弘扬辽宁治水精神,讲好辽宁治水故事,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水利遗产调查工作。水利部门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提供水利遗产方面的线索。
据介绍,开展水利遗产调查,旨在系统摸清我省水利遗产家底,系统掌握其数量情况、时空分布特点、保护传承利用、管理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准确判断保护传承利用趋势、科学构建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提供依据。
水利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长期治水、管水、护水、节水、赏水过程中,特别是在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以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水文系统遗存。我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环渤海经济带叠加区域,历史上既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也是近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实践区域,存在数量较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风格独特的水利遗产资源。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全省,涵盖工程类和非工程类两大类水利遗产,其中工程类水利遗产侧重调查其名称、数量、年代、存续现状等基本情况;非工程类水利遗产中,不可移动水利遗产调查内容与工程类水利遗产类似,可移动水利遗产调查内容包括单位收藏的遗产名称、类型、活动分布范围、形成时间、项目表现形式与基本内容、代表性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传承实践单位及其支持力度等。
具体来说,工程类水利遗产包括古代和近现代的防洪堤坝、灌溉渠系、运河、供排水设施、水电站、引调水工程、古井古泉、水利风景区、水文站、观测设施等。非工程类水利遗产除了包括与水利相关的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碑刻、水文化场所等外,还包括与水有关的古籍文献、档案、工程图纸、诗词歌赋、书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老照片、治水工具等实物,以及传统水利建造技艺、民间水利知识和实践、与水相关的民俗节庆、口头传说、歌谣、表演艺术等。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