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
线上线下相结合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省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
本报讯 记者黄岩报道 6月以来,我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2025年辽宁省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推动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法治化水平,我省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帮助党员干部精准把握法律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增强依法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能力。文物部门则要着重加强对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在各项普法宣传活动中,“文物保护法普法答题活动”成为亮点,线上吸引大量民众踊跃参与,线下全省各大博物馆、古建筑等文博场所均设置答题点,市民游客扫码即可开启文物保护知识之旅,形成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
各地结合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沈阳市启动“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推出十一大单元60余项公众考古活动,并深入社区开展“文物微课堂”“老建筑影像采集”等互动项目,鼓励市民成为文物的“发现者”“记录者”“守护者”。大连市各司法所联合社区,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普及法律知识,部分社区还推出“数字考古+非遗手作”体验活动,让居民在实践中增强保护意识。阜新市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展示5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带来特色表演盛宴。葫芦岛市在九门口长城景区发布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书和“长城司法保护令”,揭牌成立“葫芦岛市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
我省文物资源丰富,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要求,文物、司法等部门协同合作,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持续加强文物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法律严格实施,为辽宁文化遗产保护筑牢坚实屏障。
责编:李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