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格桑花开——记中共党员、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排长达娃卓嘎
新华社拉萨6月30日电 题:格桑花开——记中共党员、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排长达娃卓嘎
新华社记者李秉宣
六月的拉萨,格桑花含苞待放。
“你是不是那个‘藏族女狙击手’?”外出参加活动,达娃卓嘎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认了出来。
2020年,在一段不足十秒的视频中,手握狙击枪的她盯着瞄准镜,扣动扳机,一声枪响,“呲呲”燃烧的导火索应声断成两截。
这让无数网友记住达娃卓嘎这个来自雪域高原的名字。
从手持牧羊鞭的藏族姑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特战队员,再到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达娃卓嘎说:“无数汗水汇聚成河流,终将带着我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达娃卓嘎的家在西藏贡嘎。小时候,当过民兵的父亲,经常给她和哥哥姐姐讲十八军进藏的故事。
“成为军人一定是需要什么特殊才能。”从军,在这个藏族姑娘心中,如同远处连绵的雪山,神秘而又令人神往。
中专毕业后,达娃卓嘎报名参军。收到入伍通知时,达娃卓嘎正在山上放羊。“我要去当兵了!”她从石头上高高蹦起,一溜烟地跑下山。
达娃卓嘎不记得是怎么来到军营的,她唯一记得的是父亲临别前的那句叮嘱:当最好的兵。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由于不熟悉普通话,达娃卓嘎在队列训练时因为听不懂口令,动作总是慢半拍;一堂课结束,她的笔记本上经常只有零星几个字。
自卑和迷茫让这个原本爱说爱笑的姑娘常常伴着泪水入睡。但她没有忘记要“当最好的兵”。
为了练发音,白天她跟着战友学说普通话,晚上对着洗漱镜练口型。为了学汉字,她临摹了十几本字帖。为了练交流,她经常一人分饰几个角色自我对话。
新兵训练结束时,达娃卓嘎已经能用普通话和战友正常交流了。
挑战无处不在,但达娃卓嘎只有一个信念——战胜它。
那年,总队筹划组建女子特警队。达娃卓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想成为一名狙击手。
谁能想到,如今在狙击精度射击课目能打出“五发穿一孔”成绩的达娃卓嘎,在第一次摸底考核是所有队员中唯一一个脱靶的。
“输在了起跑线,那就加倍努力。”达娃卓嘎说。
为了练就人枪合一,她在靶纸中间增加一个和子弹直径相同大小的圆,要求自己必须正中圆心。为了磨练耐心,她用绣花针在大米上穿孔,十个手指经常被轮番扎破。
日复一日的努力让她练就了一身硬功,成为手枪、步枪、狙击枪多种枪型的优秀射手,一千米超远距离狙击她几乎弹无虚发。
入伍第四年,达娃卓嘎开始担任班长。从那时起,她明白不仅要自己强,更要带领全班变强。
飞身下是攀登训练中的难点课目,要求队员面朝地面,仅靠一根绳索从五楼一跃而下。
一次训练中,达娃卓嘎失手从楼上坠落,幸好战友迅速抓住保护绳。为了克服心理障碍,她一次次将自己绑在楼顶边沿,逼着自己往下看。最终她战胜自己,完成了这个动作。如今她依然是总队飞身下课目的女子纪录保持者。
中士卢锦绣在班长达娃卓嘎的鼓励下,克服了最初的恐惧,也能高标准完成好这个动作。她说:“是班长给了我战胜自己的勇气。”
有一次“魔鬼周训练”,所在单位共评出5名“极限训练勇士”,4人出自达娃卓嘎所在的班,卢锦绣就是其中之一。
在她眼中,达娃卓嘎是她心中的那束光:“我就是在沿着班长的轨迹前行。”
如今,达娃卓嘎会被邀请去参加交流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积极参加。她说:“我希望能带给更多的兄弟姐妹力量。”
达娃卓嘎的家离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不远,儿时的她常常梦想着坐飞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入伍后第一次休假,达娃卓嘎带着爸爸妈妈坐飞机去了北京。
那是她和家人第一次走出西藏。父亲特意穿上了一件亲手缝制的新藏袍。
天安门广场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达娃卓嘎的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她说:“那一刻感觉生在这个时代真幸福。”
达娃卓嘎是村里第一个军人。她说,如果没有党对少数民族的优待政策,自己就不会有穿上军装实现从军梦的机会,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如今达娃卓嘎的哥哥姐姐都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父母除了种地、养牛羊的收入,还有政府每月发放的养老金。
不久前,父女俩商量着买了100袋大米,父亲开着车挨家挨户将大米送到同村的孤寡老人家里。
每次休假回家,达娃卓嘎都会去家乡的村镇小学,给孩子们送书包和文具,给他们讲军营里的故事,讲高原之外的故事。
2022年,达娃卓嘎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感到高兴,因为“更有能力和责任去帮助更多人”。
如今,单位纪录墙上,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课目依然写着达娃卓嘎的名字。
“在训练场上,我有底气,有信心,那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在那里我就是幸福的。”
格桑花,又被称为“幸福之花”,是藏族人民期盼幸福与吉祥的象征。
达娃卓嘎的微信头像是一位身着民族服饰、带着灿烂笑容的藏族姑娘,手中捧着一束盛开的格桑花。
责编:王永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致敬荣光 赓续前行——山西、辽宁、陕西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长春:“强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党建聚力兴产业 白云山村换新颜
- 第一观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习言道|开放合作是人间正道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汇聚强国复兴磅礴精神力量
- 人民领袖|22年前习近平这篇文章 写给高考学子
- 牛河梁圆形祭坛 揭秘5000多年前的几何原理与数学智慧
- 镜观·回响|塞北明珠 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