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绿
汪篷
绿被视为盛夏的灵魂,夏绿因纯粹饱满区别于春的鹅黄、秋的斑驳、冬的稀疏。关于“绿”的描写,尤其是夏天的绿,在文学中常被赋予生命、希望与矛盾的情感象征。
艾青在《绿》中列举了绿的多样性:“深绿、浅绿、墨绿、淡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凸显绿色从视觉到想象的延展性。夏季的绿常常具有侵略性:树林中“成片的绿色呼啦啦涌来”,树叶“如绿云悬浮”,风过时“喧哗亢奋,嘶吼如海涛”。
在千山风景区,绿不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一首层次丰富的交响乐,奏响在连绵的山峦间,浸润着每一寸土地。千山山脚处是一片鲜嫩欲滴的新绿。刚抽出的草芽,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翡翠地毯。那些低矮的灌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群穿着绿裙的少女,欢快地舞蹈着。这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恰似朱自清将绿拟为少女:“像初恋的心跳动”“如最嫩的皮肤”。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眼前的绿会变得浓郁起来。高大的松树、柏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枝叶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片深邃的绿海。这浓郁的绿,深沉而厚重,让人不禁想起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森林的描写,那广袤无垠的绿色,充满了神秘与力量,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置身其中,仿佛能听见树木生长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沉稳与静谧,内心的浮躁也在这浓郁的绿意中渐渐沉淀。
山腰处那漫山遍野的绿,与山间潺潺的溪流、嶙峋的怪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溪流边的垂柳,嫩绿的枝条随风飘动,水边的青苔,绿得发亮。漫步在山间小径,聆听着山林中的流水潺潺,身心不禁融化在这青山绿水中。
站在山顶俯瞰千山,更是被那磅礴的绿意所震撼。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在大地上蜿蜒盘旋。深浅不一的绿色相互交织,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远处的绿,朦胧而悠远,仿佛是天边的一抹云霞;近处的绿,清晰而浓烈,让人沉醉其中。这般雄浑大气的绿,似徐霞客在游记中对山川景色的描写,宏大的视野,壮丽的景观,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式美学中,绿常代表自然和谐,西方文学则多关联欲望与幻灭。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驯鹿啃食苔藓时,大地如铺开绿丝绒。汪曾祺笔下的绿更贴近生活:窗边蝈蝈“翠绿鸣叫”,餐桌黄瓜豆角“深浅交错”,绿成为日常的诗意。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描写女主人公直子眼中“像要滴落下来的密林之绿”。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多次描写了绿光的幻灭。
经典作品中的“绿”从不单是颜色,而是情感的容器与哲学的投射。绿,这一充满生命力与诗意的色彩,总是以各种姿态展现着它的魅力。夏天的绿是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它们或清新,或浓郁,或灵动,或雄浑,不妨去感受每一种绿吧。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光耀长河 薪火永继——各地组织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致敬荣光 赓续前行——山西、辽宁、陕西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长春:“强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党建聚力兴产业 白云山村换新颜
- 第一观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习言道|开放合作是人间正道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汇聚强国复兴磅礴精神力量
- 人民领袖|22年前习近平这篇文章 写给高考学子
- 牛河梁圆形祭坛 揭秘5000多年前的几何原理与数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