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石的河,我唯一的河
洪兆惠
浑河进入清原满族自治县苍石前,在转山头拐了一个大弯。我在苍石生活了20多年,并不知道那弯转得如此壮观。那年偶尔看到儿时邻居拍摄的一幅照片,他好像登上对面山上,从高处俯瞰,记录下河水转过山头的恢宏气势。转过弯,河水向西,直接冲向鹰嘴砬子,打个漩,再向西,一路平缓。苍石街傍依这段河道,因为在河南,所以也叫南苍石。
我出生在苍石街,也在那儿长大。从转山头到苍石街的那一段浑河,不过几里,却留下说不尽的往事。
夏天,汛期来到之前,河水安静,清澈、温暖。苍石街的南面有条沟,叫南沟,南沟流下一条小河,把苍石街分为东街西街。小河水流随季节而变,雨季河水汹涌急湍,平时一条细流,犹如小溪,甚至干涸,人称干河子。干河子从供销社的东侧汇入大河,大小水流合力,在南岸冲出一块平整的沙滩,沙滩边上,祼露出块块礁石,黑色的,河水汪在礁石间,洁净清亮。经过河水打磨,礁石光滑。天暖后,街里的女人聚在这里,把礁石当作搓衣板,洗被褥,洗棉衣,有的还用棒槌敲打。那片河滩,笑声不断。街里的很多趣事从那里传开。
男孩子的去处是鹰嘴砬子。传说苍石的名字由苍鹰龟石而来。苍鹰就是鹰嘴砬子,它矗立在河的北岸,悬崖峭壁,底宽上窄,到了顶,一只老鹰脑袋活灵活现。远处看,整个砬子像一只老鹰端坐河边,鹰嘴凸出,冲南,警觉凶悍。苍石街的西头,庙山由南向北伸向河边,从街里西望庙山尽头,岩状如龟。苍石是苍鹰龟石的简语,说得有鼻有眼,但这不是苍石地名的真正由来,无据可考。鹰嘴砬子砬根,水深,究竟多深,有人扎进去,摸不到底。我们从南岸斜对着砬子处下水,顺急流游过去,到了砬根,抓住岩石,身子在水中像鱼漂一样浮动。水上岩石呈慢坡,那上坐满人,全是男孩子,晒着太阳,开心嬉戏。也有成年人,很少。晒热了,又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抬头出水,已到对岸浅水。玩伴间想捉弄谁,就在深水区按住他的头往水里沁,或者扎在水中拉他的腿。闹归闹,谁也不急眼。
念小学时,班主任唐老师严令中午不许下河,可天热,又有时间,再乖的孩子也难把老师的话当回事。有天下午回校,唐老师问谁下河了,没人承认。她抓过一个人的胳膊,用指甲在皮肤上一划,一道白印。又抓一个,又划,又一道白印。她佯装生气,谁还敢撒谎?我们笑,她也笑。唐老师没有训斥我们,那天下午她穿着裙子,她从来没有穿过裙子,我们稀奇。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年轻女性穿裙子实在少见。
多少年后回苍石,找不到鹰嘴砬子了。我问哪去了,有人说,搞农田基本建设时炸掉了。去年青年节那天,我开车穿过苍石街,来到东面河边,发现鹰嘴砬子还在,不过崖顶像鹰头鹰嘴的那坨岩石没了。我问地里干活的人,鹰嘴呢?他们说年久风化,自己掉了。我还发现,河道南移,鹰嘴砬子根儿露出陆地,宽宽的,可以走车。那一刻,我体会到什么是时间流逝。
浑河给予我们以欢乐的同时,也与我们一起承受日子的艰辛。苍石街人口密集,家家户户烧柴是个难事。我家六口人,两个灶坑,一年到头要烧六七百捆柴火。一上秋,山上棵子叶还未完全脱落,我们便抢着到转山头对面的山上把它们割下来,晒干,再弄下山。山陡的地方,二十几捆柴火,一颠一倒摞在一起,用绳子捆成滚子,从山上推下。坡缓的地方,就把一捆柴火横在前头,再竖着并排码三捆,错落再三捆,逐次铺展成一条长龙。用绳子绑好,把绳套套在肩上,横着的那捆背在后背,顺着山势向下拽。前面的叫打滚子,后面的叫打落子。柴火弄下山后堆成垛,大河一封,用爬犁拉回家。那时的河不再是水,而是道,专走爬犁。我们先把秋天割的运回来,而后上山继续割,仍然用爬犁,走大冰。掰着手指计算着还差多少捆,其实怎么算,放假后的这一冬,每天我们都要早出晚归,趁着冰化之前,把柴火割够。偶尔看到冰面有同龄人踩着冰刀滑冰,好奇,冰刀滑冰会是啥感觉,像飞翔?也羡慕,都是一般大,人家竟有闲心玩冰,不用惦记着还缺多少捆柴火。
我记得最早一次冬天上山,是和三姐一起拉一张爬犁。当时我十岁,或者不到十岁,三姐不过十一二岁,一天到黑,我们俩割了八捆杏条,每根杏条都要砍好几刀才能砍下来。杏条是干柴火,割回家就能烧,比起榛子枝、桲椤枝、榆树条子那些湿柴火珍贵许多。柴捆捆得不像样子,头大尾小,里出外进,但八捆杏条摞在一起,用爬犁拉着,觉得自己特别能耐。记得那天月亮地里走冰,时而打着跐溜滑,好玩,不累,悠游如梦中。
苍石东面的山沟,小冰沟、大冰沟、臊冰沟、八岔沟,沟沟通着大河。那些年的冬天,为了割柴火,我们走遍沟沟岔岔。拉着一爬犁柴火,出山沟便到冰面,到了冰面感觉快到家了。脚下的冰光滑,稍用力,爬犁就跐溜跐溜往前走,那一刻,觉得河套大冰通情、贴心,它默默呈现出自己的光滑,让筋疲力尽的我们省点儿力气。长大后,儿时伙伴在一起说到那段往事,无不惊奇,早上吃两个苞米面饽饽,喝一碗酸菜汤,或者一碗萝卜汤,我们竟能从早挺到晚,而且那一天都在出力出汗。
流经苍石的那条河,给了我欢乐,见证了我的缓慢成长。世上河流千条万条,唯有浑河的这一段与我息息相关,所以我愿说,苍石的河,是我唯一的河。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