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广西南丹: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筑牢基层应急防线
冲刷路面、清理垃圾、消杀被泡家具……在广西南丹县,洪水虽然已退去,但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的队员们依然奋战在灾后清淤现场,只为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往日安宁的生活。

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里湖社区,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队员龙腾(右一)和同事正在清理洪涝垃圾。(新华社记者 杨驰 摄)
6月20日开始,南丹县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多地降雨突破历史极值,多个村屯被洪水围困。
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岜地村,作为当地最基层的应急救援力量,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队员龙腾第一时间发现村里的河水正急剧上涨。顾不上转移自家财物,他嘱咐妻子带上老人、孩子去临时安置点后,就立刻和队员组织村民们转移。“我是党员,小家是第二位的,大家才是第一位的!”
仔细搜寻一间又一间房屋、划船转移一名又一名群众……经过一整天的紧急救援,只休息了半个小时的龙腾和队员们尽管满身疲惫,但129名需要被转移的群众没有一人被落下、没有一人受伤。
回想起6月20日那场洪水,岜地村的93岁老人罗登群依然心有余悸:“几十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要不是龙腾背着我出去,当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同样受洪水围困的还有月里镇的巴峨村。村党总支书记韦明霞也是村里八桂应急先锋响应队的队长,在收到暴雨警报后,她和队员立即出发前往两个易涝点村屯逐户敲门叫应,转移村民至临时安置点。
“我们每年都组织应急演练,知道哪些村屯容易被泡,村里又多住的是老人,必须要上门确认才行。”韦明霞介绍,队员们根据应急预案,在一处高坡地搭建起了三个应急帐篷,将21名转移群众临时安置到此处。
在临时安置的6天时间里,每天天不亮,韦明霞就和队员们划船到安置点为群众运送生活物资、做饭。考虑到一些老人们牙口不好,韦明霞每次在安置点做饭时都会挑选易消化的新鲜食材。“我们还会陪老人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安心。”韦明霞说。

在广西南丹县月里镇巴峨村,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队长韦明霞(右二)和同事在装运生活物资送往临时安置点。(受访者供图)
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党组织也闻“汛”而动。月里镇党委迅速派出所有乡镇干部前往受灾村屯,与村党员组建临时党支部。“我们还组建‘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要求每名党员都要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带领群众合力抗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月里镇党委书记戴光润说。
据统计,本轮洪涝灾害造成南丹县7万余人受灾,道路受损364处,山体滑坡163处。南丹县组织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消防、公安等各级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在全县共同努力下,交出了“零伤亡、零失联”的答卷。
目前,南丹县已成立155支3255人的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覆盖全县所有村屯。南丹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韦莎介绍,全县响应队不仅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灾害预警、突发情况初期处置,还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等工作。“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已成为应急科普宣传、应急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构筑起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安全防线。”韦莎说。(记者杨驰)
责编:杨金凤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