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该关注杨瀚森的成长路径
黄岩
近一段时间,效力于开拓者队的中国球员杨瀚森在NBA夏季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赞扬。在为杨瀚森的表现叫好的同时,我们更该关注的是杨瀚森的成长路径及其借鉴意义。
在杨瀚森成才过程中,青岛篮球俱乐部高标准的培养模式功不可没,这一模式的要旨是以球员的成长为轴心构建培养路径。杨瀚森在青年队时期,青岛篮球俱乐部就将“登陆NBA”作为对其的培养目标。目标已定,俱乐部并未急于求成、迅速将杨瀚森送到国外,而是主动整合塞尔维亚、希腊等篮球强国的教练资源,与本土青训经验深度融合,在国内打造出接近NBA标准的训练环境。
如今杨瀚森被大家称赞的主要技能——策应时的传球视野、对抗后终结的稳定性、防守端对篮板球的判断等,正是在国内培养阶段被重点打磨的“看家本领”。
杨瀚森在NBA初露锋芒,证明国内青训体系同样具备培养NBA级别选手的能力。在杨瀚森迅速成长的背后,是值得中国篮球人借鉴的“青训指南”。在篮球领域,辽宁的人才储备丰厚、群众基础坚实,汲取培养杨瀚森的成功经验、在青训上取得新突破,或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强化“终局思维”培养规划。对于有天赋的选手,在培养初期就应制定匹配更高舞台的体能标准与技术要求,而不是仅以“成为CBA主力”为终点。
其次,要打通国际资源与本土经验的对接通道。若能引入合适的国际教练资源,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必然会加快。
最后,要构建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信任纽带。青岛队“不阻挠赴美”的承诺赢得了球员家庭的信任,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才输送机制的重要性。只有让球员和家长看到“留洋无门槛、发展有保障”的清晰路径,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才流失。
更多球员登陆NBA,最终受益的必将是中国篮球。杨瀚森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篮球不缺乏有天赋的球员,缺乏的是能让有天赋的球员持续进步的体系。我们期待更多俱乐部向青岛篮球俱乐部看齐,更期待下一个能在国际赛场闪耀的中国新星来自辽宁。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