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辽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实践路径
侯爽 张世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专门对文体旅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这既是对辽宁创新文体旅融合发展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的勉励鞭策和殷切期待。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是展现辽宁新形象新风貌的重要窗口。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聚人,以文体旅融合发展支撑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聚焦品质提升,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文体旅经济是体验型经济,产业发展说到底还是靠品质,谁的产品更好、质量更精、服务更优,谁就更打动人、吸引人。要牢牢把握高品质的内涵实质,着眼于实现全业态全产业链全方位升级、高水平发展,在高品位产品、高质量服务上下功夫,提供更多深受群众欢迎、市场广泛认可、口碑享誉四方的高品位文体旅产品,擦亮辽字号文体旅融合发展金字招牌。构建产品品牌矩阵。加大品牌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我省享誉在外的山海胜景、人文资源、红色文化、工业文明、文体成就等,打造更多精品线路、现象级IP、“爆款”场景,塑造区域性文体旅“流量入口”。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深入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场馆等建设,为游客提供更智能、更便利的体验。要推进精益管理、贴心服务,完善行业质量评价体系,畅通投诉受理渠道,赢得持久的人气和效益。持续加大品牌推广。要加强专业策划设计和商业运营,推动产品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文体旅品牌宣传推介,用好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加强旅游品牌推广,让流量聚起来、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聚焦深度融合,跨界融通、聚合成势。文体旅融合是转型提质的大势所趋,只有做好“融”字文章,通过融合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才能催生更多“化学反应”,让好风景、好故事产生好效益。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深耕“文体旅+”,“融”出新内涵、“+”出新价值。树立大融合理念,坚持文化为体育和旅游发展铸魂赋能、体育助力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和体育升级,强化对接、增强互动,打造新模式、拓展新空间、激发新活力,让文体旅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正融合。推出更多融合产品,在“文体旅+”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重点发力,大力培育休闲度假、音乐文化、时尚创意、户外运动、电子竞技等新场景,推出高能级、高流量的融合产品,带给游客更多新鲜体验、沉浸体验,让辽宁的优质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探索融合新业态,大力探索多元业态融合,丰富发展“文体旅+演出、赛事、展会”等新业态,推动“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融合发展业态成为新时尚,不断拓展出新业态,让各类业态相生相伴、互动发展、共融共兴。
聚焦改革突破,破除梗阻、释放活力。文体旅融合要突破瓶颈、更好发展,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对标先进谋改革,积极开展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先进经验,把好机制、好模式、好创意学到手,在比学赶超中实现更好发展,以改革之力让我省文体旅产业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有魅力。聚焦问题抓改革,梳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加大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力度,强化制度供给,着力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以问题短板的补齐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突出难点推改革,坚持“一企一策”“一景一策”,创新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聚焦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赋能增效。充分发挥我省数智产业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文体旅产业发展插上智慧“翅膀”。优化数字服务。打造集合景区、餐饮及住宿推荐、门票预订、线路规划、游玩攻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让广大游客感受到满满“科技范儿”。打造数字业态。搭建文体旅企业与科技企业对接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在文体旅领域的应用,运用5G、VR、AI等技术打造辽宁文体旅消费空间,构建数字文体旅新业态,让文物“活起来”、文化“潮起来”、文化遗产“动起来”。强化数字治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消费偏好、服务反馈等,建立动态联动的数据平台,推动市场需求与资源动态调配,提高全链条管理的精准度。
聚焦协同联动,各展所长、“穿珠成链”。辽宁兼具山海之美、文体之韵,文体旅资源丰富,只有协同联动,才能产生更大效益。《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和《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若干举措》的出台,为各部门抓好协同合作提出重要要求。突出全域联动。加大全省资源整合力度,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开发,通过线路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互推、市场共建等举措,打造更多“穿珠成链”的跨区域精品线路,让文体旅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突出特色发展。全面盘点资源,挖掘自身特色,开发更多特色项目,打造具有辽宁辨识度、体现“稀缺性”的文体旅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让游客“来了有看头,回家有想头,再来有念头”。突出协同保障。加强跨部门协作沟通,提升协同效率。强化政策集成,在土地供给、资金投入、人才引育等方面形成支撑合力,构建多元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融合产品开发,不断开创全省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