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追记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葫芦岛市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党支部原书记李清学
本报记者 姜帆
“多希望父亲能亲自领这个奖!”7月下旬,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当听到台上喊出“李清学”的名字时,代父领奖的李天宇霎时红了眼眶。
在李天宇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把村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不管村里谁家有大事小情,都是随叫随到。村里老人生病,他立刻送老人到医院;村民办养殖场钱不够,他替人向银行担保贷款;开车路上遇到徒步赶集的村民,总是招呼他们上车……“能帮一把是一把”,是李清学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4年8月20日,一场突破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侵袭葫芦岛。凌晨,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因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李清学带领村妇联主席臧春英冒雨巡查河道时,接到村民田百凤的求救电话:她和3个孩子被洪水困在微型面包车里,情况危急。
面对暴涨的河水,李清学拦住臧春英,只身冲了进去。历经波折,李清学先后将两个孩子救上岸,当他营救第三个孩子时,洪水已涨至肩膀,面包车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尝试独自过河的田百凤被冲到下游,所幸在岸边获救。李清学和第三个孩子被冲到两棵胳膊粗的小树旁,面对村民递来的救命绳索,他一边大喊“先救孩子!”,一边用身躯死死抵住树干,用尽最后力气将孩子推向生的方向。
当第三个孩子被救到岸边时,在洪水中鏖战两个多小时的李清学已精疲力竭。此时,一个两米长的铁制水箱从上游咆哮而下,无情地将力竭的他砸倒在水中……
李清学的家地处河套旁,发洪水时,他的家最先被淹。当天凌晨两点多,妻子韩亚利就向他打电话求救。将妻女接出后,韩亚利还想让李清学再回去抢救些财物,却遭到拒绝。“这时候了,还管什么钱财,保命最重要。”扔下这句话,李清学转身出门巡河。而面对群众求救时,他却将“保命最重要”这句话抛在身后,最后因救人牺牲,年仅49岁。
李清学牺牲后,省委追授他“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政府决定评定他为烈士、追授“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父亲一直是责任感特别强的人。”李天宇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总教导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021年10月,李清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成为村里带头人的那天起,他就向乡亲们承诺:要在党的领导下肩负起身上的担子和责任,带领全村1200多名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为兑现承诺,李清学主动联系省农科院旱地农林研究所,为小台子村的大枣产业制定了改良品种、提升技术、完善设施的发展“三部曲”。他带领53户村民在荒山荒坡上披荆斩棘,栽下6万株新品种枣树,打造大枣基地。同时,他还开辟了一片特殊的“党员林”,率领全村党员连续奋战20余天,种下1.1万株枣树苗,并将收益全部奉献给村民,重新盘活了当地的大枣产业。
为方便村民通行,李清学先后十余次前往县乡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村里修了2000多米柏油路,还重修了上山的作业路,现在村民的小汽车能直接开到枣树下。
“荒山栽出摇钱树,带领老乡来致富,小康路上迈大步,打造辽西大梨树。”这是2023年,在建昌县优秀共产党员座谈会上,李清学作为优秀党员代表喊出的豪言壮语。现在小台子村党支部的墙上,这句话仍赫然在目。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小台子村大枣丰收的时节。“今年大枣的长势好啊,指定是个丰收年,前年新种的新品种枣树长得也不错,估计今年也能有收成了。”刚从枣园下山的村民陈洪伟说,“这都要感谢清学书记,没有他给大伙儿修路,带头开荒山种枣树,哪有现在的场景。”
村党支部一旁是灾后重建时新修建的大桥,为了纪念李清学,村民把这座桥命名为“清学桥”。
清学桥上,上山下山的村民步履匆匆,眼神中充满了希冀和力量。如同李清学生前的微信名字“勿忘我”一样,在村民的心中,李清学并未离去,村子的致富路上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责编:徐 硕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