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6年内要建77条(段)幸福河湖 重点围绕保障河流水安全、提升水生态、弘扬水文化等展开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日前,省河长制办公室印发《辽宁省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在6年内要建成77条(段)幸福河湖,涉及总河流长度4700公里、流域面积4.7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年末,我省已完成创建省级幸福河湖94条(段)。
此次确定建设的77条(段)幸福河湖,是基于全省水利普查成果筛选确定的。这些河湖主要包括流域面积不小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以及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湖泊及其入湖河流;已编制完成“一河(湖)一策”方案,已编制河湖健康评价报告并且河湖健康评价等级为“健康”及以上的河湖。同时,不存在区域矛盾、征占拆迁等重大制约因素及重大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在之前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护、流域区域发展等开展的现状调查中,我省河湖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部分河流防洪和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河湖岸线“硬化、白化、秃化”等问题突出,河流滩区萎缩退化,滩地凌乱、破碎;部分河流河段沿岸景观风貌粗犷,沿岸亲水便民设施数量较少、形式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都是幸福河湖建设要着力解决的内容。
从地域上看,我省河流在辽东山区、辽南黄渤海沿岸区、辽中北平原区、辽西丘陵区呈现不同的特点。辽东山区地貌是山高、坡陡、土层薄等,山坡上的疏松物质因势能高而移动性大,汛期降水集中,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脆弱和不稳定性;辽中北平原区耕地面积大,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科学使用和处置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幸福河湖的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河流特征针对性开展工作。
此次确定拟建设的77条(段)幸福河湖分布于省内14市,部分为跨市河流。从流域上看,辽河水系最多,达到21条,其次是辽东南沿海诸河水系13条。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将重点围绕保障河流水安全、保证河流水资源、提升河流水生态、提高河流水环境、强化河湖管护能力、弘扬河流水文化、助力流域区域发展等展开,并给出了量化指标,如提高水环境方面,要求主要国考断面中达标的水质考核断面与总考核断面比例达到80%以上,河流沿线亲水设施布设数量达到两个以上。
责编:李 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