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论坛丨临近汛末更松懈不得
胡海林
“七下八上”传统防汛关键期即将结束,“过关”心理容易滋生,尤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神经紧绷,“放松放松”似乎合情。但汛期仍在持续,防汛工作远未到“鸣金收兵”、高枕无忧之时,还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抓好下阶段防汛工作。
眼下,气候正经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多发,传统“七下八上”时间划分已无法涵盖当前复杂多变的气象特征。复盘我省前期的多轮降雨,都呈现“面弱点强”的特点,这种降雨模式极易引发局部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同时也应看到,在前期降雨的影响下,当前土壤含水饱和、土质松动,叠加降水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再往前看,去年8月下旬,我省西部局地遭遇特大暴雨并引发灾害。凡此种种,都在警示我们无论如何也松懈不得。
古人常言,“祸常发于所忽之中”。雨情、汛情突发性强,防汛工作最怕的就是心理防线松弛,这可能引起对预警信息的反应变迟钝,对日常巡查排险、隐患处置等基础性工作心态的放松,甚至对某些环节产生误判,使责任传导层层衰减,最终导致“最后一公里”的失守,酿成灾祸。
当下仍是主汛期,且即将进入后汛期,是汛期,就有发生大汛的可能,防汛仍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须臾不可松懈。既要警惕麻痹心态的滋生蔓延,持续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汛意识深植于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还要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常态化、韧性化的防御体系,推动防汛体系向现代化、智能化加速升级,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风险早期识别、预警精准覆盖与响应高效协同。
另外,当前正值汛期和暑期叠加,各类安全风险聚集,自然灾害和交通、溺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极易耦合发生,对于重点行业领域来说,稍有大意、稍微疏忽,就可能导致事故灾难。因此,除防汛部门外,其余相关部门和单位也需要从全链条、各环节研判当前的风险特点,凝聚合力尽到防范责任。
防汛之堤,既在江河岸畔,更在人心之中。当此之时,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举措,切实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责编:李 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