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感
宋东泽
做好民族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就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历史充分证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宗教等因素。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中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国家的豪迈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面向各民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深刻理解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文中强调“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要通过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大团结”,以“大团结”促“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编:杨金凤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