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墙危险”!
本报记者 高爽 王铁军
本溪多山,因此也多挡墙,一共有多少处?4500处!
居住在平原地区的城市居民可能没听说过“挡墙”一词。挡墙,又称挡土墙,是个建筑学术语,指的是支承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山地建房,为了防止山上滑落土石的冲击破坏,就要根据地形建造坚固的挡墙,以保证房屋安全。
挡墙是本溪城市建设的必需,也是这座山城的一道独特景观。起伏错落的楼群依山傍水,附着藤蔓的青石挡墙蕴含古意,共同构成了本溪城市美丽的景致。
然而,具有审美意义的挡墙正逐渐变成本溪市民心头大患。
2024年的辽宁强降雨过程中,本溪市的挡墙倒塌14处!
今年7月底的一场急雨,本溪市内有5处挡墙倒塌!
据本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年初统计,全市4500处挡墙中,存在隐患挡墙782处,其中已倒塌、坍塌或倒塌风险极高,必须立即修复或重建的一类隐患挡墙71处。每到汛期,很多社区就要在这些墙上张贴“此墙危险”。
“此墙危险”!危险有多大?8月18日,记者进入平山区转山挡墙重建现场,这是本溪今年出现险情的隐患挡墙之一。挡墙总长度300多米,最高处8.5米,上方是一处密集楼群——转山新家园,邻近挡墙处共有7栋楼、200多户居民,紧邻的一处距离挡墙只有4.4米。可以想见,挡墙一旦出现大面积塌方,会造成多大的危险。
施工已接近尾声,只剩六七米尚未完成,裸露处可见刚刚打进地下的数根12米长钢管,钢管中浇灌混凝土,把楼房基础死死护住,只待外面砌筑混凝土墙面,施工将最终完成。
“施工难度很大!”项目负责人丁成志说,“楼体距离挡墙近,要防止施工对楼体产生扰动,必须经过严谨的地质勘查和施工设计,采取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其他多处挡墙也有同样的难题,最极端的一栋建筑距离挡墙只有1米,没有作业面,只能采用人工作业手段。工期很短,必须在下一场大雨到来前消除安全隐患,这是死命令!”
这是一场真真切切的挡墙抢险战。
这样危险的情况为何会在近年集中出现?
首先是“先天不足”。东北地区冬冷夏热的环境条件,使得挡墙因长期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剥落、石材开裂,暴雨或持续降雨会导致墙后水位急剧上升,土体饱和后压力剧增形成隐患。挡墙中的泄水孔也会发生堵塞,如果未及时清理,导致墙后形成静水压力,墙体被挤压,也会导致胀破。既在东北地区,又是山城,这是本溪的挡墙建设天然具有的劣势。
其次是“老年病”。本溪市大规模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挡墙随楼房而建,使用年限超过20年,甚至接近50年,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年限,病害日益加剧。再加上多年来城市发展,车辆增多,一些挡墙上方区域成了“停车场”,增加了载荷,车辆频繁碾轧,也导致墙体受力超限。
还有一个原因,姑且称之为“美丽病”吧,传统的挡墙建设采用的是毛石砌筑、混凝土勾缝的工艺,勾缝处易脱落,植物种子落入其中,长出小草或小树。青石绿草美则美矣,但根系在墙体中生长或蔓延,加剧裂缝扩展,大伤墙体。本溪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杜岩向记者展示了多张病患挡墙的照片,一些挡墙上竟然长出了粗壮的大树!
“此墙危险”!整治刻不容缓。2025年4月至今,本溪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对隐患挡墙修复、清除野树杂草和挡墙美化作出指示批示。市政府领导多次进行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推进隐患挡墙治理。本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导属地政府和局属单位开展“隐患挡墙修复攻坚行动”,计划11月中旬完成全部一、二类隐患挡墙的安全处置和修复工作,同时组织力量开展“清除隐患挡墙野树杂草专项行动”,一并推进清理和疏通泄水孔、规范停车位等危害挡墙行为整治,谋划推进对已修复的隐患挡墙进行装饰美化,使其在具有功能性的同时兼具美观性,服务打造“美丽本溪”。
各部门分兵把口: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属地政府和局属单位为782处隐患挡墙办“身份证”,包括编号、位置、照片、产权人、管护责任人以及治理对策,并组织专家对墙体内部进行探查、研判,最终制定整治方案,一“墙”一策。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配合进行维修建设项目的资金申请,应急部门按灾害等级制定应急和安全处置预案。
截至8月14日,本溪市已经安全处置隐患挡墙90处,其中修复46处,正在施工26处,设置硬隔离18处。
挡墙安全了,群众心里的大石也放下了。
正午的阳光落在明山区文化路的华夏馨苑里,7D号楼前110米长的墙面刚刚粉刷一新。两米多高的挡墙,另一侧是联丰小学欧洲城校区的操场,与小区的落差有近两米高。因为小区原产权单位是市酱油厂,早已停产,所以这墙一直无人整修,早已摇摇欲坠。明山区城建中心副主任金齐野说:“区里领导要求,不管产权是谁的,责任都是政府的,先把墙修好再说。施工那些天,不时有家长来现场看。墙终于赶在开学前修好了,一想到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操场上奔跑,我们心里也高兴!”
平山区三合社区里同样阳光正好。进出社区,只有一个两米多宽的长长的斜坡,楼群就建在斜坡两侧的几块台地上。斜坡入口处,台阶尚未铺好。一位老人被儿子搀扶着慢慢下坡,老人对儿子说:“过两天就彻底修好了,你也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三合社区的整治,不仅把几处隐患挡墙全部修建完成,还应居民的要求,加装了美观的铁制护栏,台地的地面砖也重新铺设一新。10号楼前,几位大爷大妈围在一起聊天,说起修挡墙的事,赞不绝口。75岁的王玉清在这里住了20多年,她说:“原来这些墙歪歪斜斜,摸上去直掉渣儿,每到汛期,社区就要到处张贴‘此墙危险’,可进出只有这一条路,危险又有啥办法?挺好的小区,看到这四个字心里堵得慌。就因为这一张张‘此墙危险’,房子都卖不上价。”10号楼楼长吴秀芬大妈接过话茬儿:“原来叫‘此墙危险’,现在叫一劳永固,一百年都不带倒的!”
社区党委书记田姣说:“施工那些天,担心打扰居民正常生活,我们还特意召集楼长开会,请大家分头通知居民修危墙的事,希望居民理解。没想到,大家不仅理解,还非常配合。正值酷暑,居民自发地为施工人员送茶水,送西瓜,送雪糕。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大家是发自内心地拥护啊!”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