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往返开行列车1700余列 “钢铁驼队”跑出合作共赢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刘大毅报道 夏末秋初,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内,龙门吊长臂挥舞,满载机电设备与精密仪器的集装箱在智能调度系统的指挥下精准归位。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新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场站,奔向欧洲腹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集结中心累计往返开行中欧班列达1700余列,运输货物突破13万标准箱,服务国内外企业超2000家,年均进出口货值逾10亿元,开行数量持续领跑东北,跻身中欧班列全国十五强。
支撑班列庞大运力的,是集结中心日益完善的枢纽骨架。历经两年多建设发展,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已形成3000个标准箱位的堆存能力,每年可支撑1500列班列作业需求。“一列牵动、多城联动”发展格局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班列网络已连接满洲里、绥芬河、同江等六大口岸,可延伸至波兰、西班牙、德国等20余个国家50多座城市。独特的空间设计也让该集结中心脱颖而出——全国首创将铁路作业线直接嵌入海关监管区域内,较常规操作减少一次集装箱装卸和短驳作业,平均每箱节约成本约300元,累计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460余万元。
“班列到欧洲的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4,费用为空运的1/5,这一优势使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大大增强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集结中心财务总监杨君山说。
如今,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汇聚了东北三省的机电设备、长三角的电子产品、珠三角的医疗器械等,承运商品种类已突破5000种。
“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其背后的“数字引擎”功不可没,尤其是去年6月上线的沈阳中欧班列铁路物流信息平台打通了关键堵点。
“现在查报关状态、看货物位置、预约通关,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再也不用电话追、现场跑。”辽宁承智商贸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孟祥宇说。目前,该平台已实现了海关、铁路和企业数据实时共享,配套小程序让企业随时随地“掌上”掌控货物动态。
平台运行后,沈阳中欧班列整体通关协同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场站作业效率猛增50%,企业订舱效率提高10%。截至今年7月底,通过该平台预约收发货的订单达2000余票,累计调度车辆超15万辆次。
科技赋能监管一线。在集装箱堆场,海关关员手持“智眼探查”设备轻触高层集装箱封识,伸缩杆顶端的工业内窥镜实时传回数据;“灵息探查”气体探测设备则化身“电子鼻”,曾精准嗅出夹藏在集装箱内的数千罐易燃发泡胶,筑牢口岸安全防线。
作为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的关键支撑,沈阳中欧班列的创新价值正持续释放。据介绍,沈阳中欧班列铁路物流信息平台的业务场景已被纳入国家智慧海关建设方案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核心举措,成为全国中欧班列信息化建设的标杆,并在满洲里和杭州等7个海关成功复制推广。
面向未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将依托“数字引擎”,持续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积极探索“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融合新模式,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拓展网络辐射,强化枢纽集散功能。这支驰骋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速构建更高能级的开放通道,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