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蚕宝宝陆续“上山”
今年全省放养柞蚕新品种约280万亩
秋蚕宝宝陆续“上山”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最近雨水多,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前营镇的养殖户林洪福一有空就上山转转,看看刚投放不久的秋蚕长势如何。今年,他在村子后山放养了三把柞蚕,预计9月下旬就能收茧。
当前正值我省秋蚕放养之时,丹东凤城、鞍山岫岩、大连庄河、铁岭西丰等地柞蚕主产区的养殖户,正忙着将蚕种消毒晾晒后送往山上柞园。预计今年全省秋蚕放养面积560万亩,与往年基本持平。我省年产柞蚕茧约5万吨,占全国的七成、全球的六成,柞蚕第一产业产值约33亿元,是我省东部山区重要的强县富民支柱产业之一。
受今年春季复杂天气影响,用于秋蚕制种的春蚕养殖出现减产,进而导致秋蚕蚕种价格大幅上扬。林洪福告诉记者:“去年购买一把蚕场蚕种需要4800元,到了今年就要1.5万元,因为去年茧蛹行情不错,大家对秋蚕预期收益比较乐观。”
随着健康饮食需求的兴起,柞蚕茧蛹近年在消费市场持续走俏,具有抗逆性、营养性、口感佳等特点的新品种也提供了极大助力。进入“十四五”以来,我省将柞蚕产业科技创新纳入现代畜牧业重点实验室群建设范畴,省农科院所属蚕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新品种辽蚕527、辽蚕大9,具有个头更大、口感更好的特点,受到养殖户的欢迎。
“今年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辽蚕527和辽蚕大9,预计产量较往年能提高10%,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增收。”丹东凤城市边门镇口子里村养殖户刘涛说,放蚕时间短、收益可观,是山区地区不可多得的好营生。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全省放养柞蚕新品种约280万亩,推广应用覆盖率约占五成,表现出较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势头。
责编:盛 楠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