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对峙中诠释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张红 韩雨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抗联的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奋战14年,以血肉之躯对抗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用生命诠释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东北抗联将士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坚定意志和无畏勇气。要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体现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在东北抗联将士英勇善战、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东北抗联将士面对强敌时果敢勇猛,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在敌强我弱的悬殊态势下,将军事智慧与斗争勇气完美结合。在长白山深处,杨靖宇率领部队以林海雪原为掩护,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在东北平原上,赵尚志带领骑兵部队上演“雪地奇袭”,用马刀“劈开”日军的封锁线。面对日军“围剿”,东北抗联将士们以树皮、草根、棉絮充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一次次从绝境中突围,重新投入战斗,展现了东北抗联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在浴血奋战、顽强苦斗的革命意志中。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极其恶劣,“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是常态。除了自然环境的考验,敌人的疯狂“围剿”更是让东北抗联将士时刻面临生死考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曾在日记中写道:“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1938年底,时任东北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在致北满临时省委的信中写道:“无钱、无粮、无干部,过了4个月残酷斗争生活……”正是这些东北抗联将士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付出一切的革命意志,支撑着他们浴血奋战,始终高举抗日旗帜、百折不挠。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在殊死决战、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中。面对日军的疯狂“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东北抗联将士冻饿交加不退却,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殊死搏杀。赵一曼被捕后始终坚贞不屈,八女投江展现了“宁死不当俘虏”的气节……他们舍生取义,展现了东北抗联将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激励人民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攻坚克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在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中,东北抗联将士“用血肉之躯筑长城”,为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浴血奋战,勇于在绝境中求生存、于困局中谋突破,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突破了重重困难,获得了胜利。今天,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要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会一帆风顺,时刻考验着我们的闯劲与韧劲,要坚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人们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突破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打破改革深水区的藩篱,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为新时代铸魂育人提供丰富素材。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东北抗联将士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展现的忠诚、担当、牺牲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永恒的价值坐标。要弘扬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发挥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奋斗精神,提高责任意识,促使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积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
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确保奋斗目标实现
坚定理想信念,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目标。东北抗联将士始终坚守“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体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绝对忠诚,在林海雪原中擎起抗日旗帜。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必须永葆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目标,始终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传承东北抗联将士对党忠诚的品格,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把血战到底英雄气概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斗争能力。东北抗联是在内外交困、孤悬敌后的环境下进行抗日斗争的。面对凶残的敌人,东北抗联将士勇担历史使命,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顽强抵抗。要让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真正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动能,激励人们像东北抗联战士那样敢闯敢试,直面挑战和困难,大胆探索,勇闯新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让英雄气概在实践中彰显力量。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站高谋远,切实把基础性工作抓牢,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做参与者、奋斗者和奉献者。
夯实铸魂育人根基,汲取前行力量。传承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要深挖东北抗联历史资源,通过对东北抗联历史和东北抗联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要善于利用地方红色资源,通过东北抗联将士的日记、书信等一手资料来了解历史,教育引导人们深刻体悟精神力量。要创新传承方式,可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杨靖宇烈士陵园等,通过理论宣讲、历史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深刻理解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深刻内涵,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使东北抗联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永葆生命力。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本文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SY20240207Y)阶段性成果】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