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俊哲:“辽超”必须坚持办下去

就“辽超”等话题,肇俊哲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本报记者 卢立业 朱才威
9月5日,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内人头攒动,第二届“辽宁城超”在此拉开战幕。前辽足球员肇俊哲身着休闲装,以嘉宾身份坐在主席台上,目光紧紧追随着场上奔跑的身影。
每当有球员在门前错失必进之球,他仍会像此前做教练时那样,下意识地微微前倾身体,随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在中场休息的间隙,本报记者与肇俊哲攀谈起来,话题从火爆的“苏超”到正在举办的“辽超”,继而延伸至辽宁乃至中国足球的发展。肇俊哲语气坚定地表示,“‘辽超’必须坚持办下去,只要能扎扎实实办上十年八年的,‘辽超’将来一定不会比‘苏超’逊色。”
想踢5人制“辽超”比赛
记者:揭幕战中,你的前队友杨旭、陈星代表沈阳队参赛,你想没想过也来参加“辽超”比赛?
肇俊哲:现在让我踢11人制比赛,肯定是力不从心了,所以,未来“辽超”的赛制如果还是11人制的话,我恐怕是踢不了。不过,如果组织5人制或8人制的比赛,我倒是很想试试。
记者:杨旭和陈星在场上踢得特别放松,你觉得业余比赛和职业比赛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肇俊哲:业余比赛的节奏相对灵活,对抗强度没那么大,核心是享受足球本身的乐趣。以前在职业赛场,每一场比赛都像在战场,肩上扛着太多压力。输赢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团队荣誉和任务目标。业余比赛则不一样,大家能聚到一块儿,说到底还是因为心里的那份热爱,踢得开心比啥都重要。
记者:本届“辽超”允许职业球员参赛,这对业余足球赛事的发展能带来多大好处?
肇俊哲:职业球员参赛,首先就能直接提升赛事的竞技水准,他们的技术、意识能带动整个比赛的节奏,提高观赏性;再者,有职业球员加入,自然会吸引更多目光关注赛事,这对业余足球赛事的推广和影响力的扩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助力。
“辽超”需要办下去
记者:你怎么看第二届“辽超”?
肇俊哲:今天我是从家里步行到体育场的,沿途看到有“辽超”市集、有体验活动,参与的球迷特别多。在我看来,“辽超”不只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更是辽宁人以足球为纽带的一场盛大狂欢。你再看,这次来采访揭幕战的媒体数量,一点儿不比职业赛事少。
记者:今年的“苏超”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体育赛事,咱们“辽超”该怎么发力?
肇俊哲:“苏超”的火爆有它的成功之处,咱们“辽超”首先得把自身的赛事运营、赛事包装做扎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坚持办下去,只要能踏踏实实办上十年八年的,“辽超”将来肯定不会比“苏超”逊色,因为辽宁的足球人口足够多。
记者:“辽超”对辽宁足球的发展会有哪些助力呢?
肇俊哲:过去人们提起辽宁足球,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或许只是沈阳、大连两座城市;而今不同了,“辽超”将省内各个城市紧紧连接,每座城市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参赛队伍,更在日复一日的赛事里,孕育出独属于当地的足球记忆与成长故事。
记者:你觉得“辽超”的意义是什么?
肇俊哲:我觉得足球的意义从来不只局限于职业赛场,更多是给普通大众带来欢声笑语,那种接地气的快乐是最为珍贵的。所以,我祝愿各支队伍能在本届“辽超”比赛中赛出水平,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这份快乐。这就是“辽超”的意义所在吧!
足球发展要久久为功
记者:退役之后,你既当过主教练,也做过足球管理工作,你觉得这两个岗位哪个更适合你?
肇俊哲:我还是更倾向于当教练。毕竟,我打心底里喜欢每天跟球员们在一起摸爬滚打,虽然这份工作的压力确实不小。
记者:目前你在哪里任职?
肇俊哲:现阶段我暂时处于赋闲状态,但还是渴望重新拿起教鞭,带一支职业球队在赛场上拼杀。那种每天和球员们一起训练、研究战术、为了胜利并肩作战的日子,始终是我的梦想所在。
记者:从前两年的“村超”,到今年的“苏超”“辽超”等各种形式的业余足球赛事越来越热闹,热度一路走高,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肇俊哲:不管是接地气的“村超”,还是像“苏超”“辽超”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赛事,它们的火爆都不是偶然的,背后是大众对足球最朴素的热爱。这种热度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推动。这些赛事把足球从“遥不可及的职业赛场”拉回到大众身边,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足球不只是输赢,更是能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当街头巷尾都在聊足球、踢足球,整个社会的足球氛围自然会越来越浓,这正是中国足球扎根土壤、慢慢生长的底气所在。
记者: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国足最终还是没能突围。你觉得中国足球想要发展,到底该往哪些方向使劲?
肇俊哲:说句实在话,中国足球的发展没有捷径,核心就在“久久为功”这四个字。这些年的起起落落让我们明白,足球的进步从来不是急功近利能得来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全面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冲进世界杯从来不是靠一两个“大招”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足球人沉下心来,把青少年足球的底子打厚,也得把社会足球的氛围搅得更热,只有这样,整个中国足球的生态才能活起来。到那时,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 习近平会见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
- 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
- 第一观察|势不可挡的伟大复兴,必将胜利的崇高事业
- 拾光纪·天安门城楼上,与习近平握手的6位老英雄是谁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嘉奖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全体人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等出席观看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