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本报讯 记者王月报道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全省各地大中小学校园内、教室里、红色场馆,师生们以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作报告、收看直播开展主题班会、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课异构”打磨思政金课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今年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原所志唱着嘹亮军歌出现在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厚德会堂报告厅门口,大厅内200多名同学不约而同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表达了同学们的崇高敬意。老英雄用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场,让课本里“最可爱的人”更可爱、可亲。当原所志讲起和战友们当年“跨过鸭绿江”之后的故事,同学们红了眼睛、陷入沉思,爱国意识在同学们心中更加强烈。
鸭绿江畔,辽东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400多名丹东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生代表,以及香港培侨中学、澳门濠江中学的部分师生齐聚一堂,唱响《最可爱的人》《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生动再现烽火岁月的历史场景,抒发对英雄们的无限敬意。丹东市实验小学各班级同步开展主题班会,生动讲述黄继光堵枪眼、杨根思守阵地等英雄事迹,组织同学们提笔写下自己想对英雄们说的话,引领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辽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这片红色热土为孩子们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东北工学院有90%的学生报名参军参干,有40名一年级学生光荣参军。”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亮由校史讲起,让学长们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家国担当。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师生来到学校红色驿站,重温学校国防教育传统,体会“国无防不立”的深刻含义,从英雄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在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研教学活动围绕“迎接英雄回家”主题,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烈士英雄事迹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在辽宁大学图书馆礼堂,来自大中小学的8名思政课教师围绕“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命题展开教学说课展示,结合专家点评优化课程设计。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上,十余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思广益,分享经验。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00多名大中小学学生代表同上一节思政课,结合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的英雄故事、深刻的学理分析,让学生深刻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在会场久久回荡。
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统将持续加强青年学生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责编:李 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