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扬正义的审判 穿越时空的回响
本报记者 黄岩
金色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四根红漆立柱如卫士般挺立,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的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参观者络绎不绝。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开庭,36名侵华日本战犯在正义的审判下低头认罪。在抗日战争起始地,中国以最郑重的方式宣告:侵略者必须接受历史的裁决。
展柜中,摆放着一把当年审判人员使用过的法椅,岁月在它身上留下斑驳的痕迹,却磨不灭六十余载的庄严。法椅在灯光下泛着金色光泽,见证着对公正的执着和坚守。陈列馆负责人杨洋介绍,审判中,每一项犯罪事实形成的卷宗都有一尺厚,审讯笔录、战犯自述、证人证言、档案文献、同案犯检举五重佐证环环相扣,织成一张不容辩驳的法网,将罪恶牢牢锁定。
正义的力量,从来不只是法庭上的庄严审判,更在人心深处的觉醒与撼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思想重塑,辗转12省搜集的万份铁证,新中国人道主义的温暖关怀,让36名战犯卸下了顽固的铠甲。国际审判史上从未有过这样震撼的场景——检察官与战犯、受害者与加害者、审判者与被审判者,在谴责侵略罪行的立场上达成了惊人一致。当所有战犯异口同声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暴行时,这场审判已然超越了惩罚本身,升华为一场深刻的人性觉醒。
最动人心魄的,是那些关于眼泪的记忆。法庭上,证人控诉暴行时声泪俱下,旁听者为同胞的苦难呜咽,许多战犯当场跪地谢罪、痛哭流涕。“这不仅是法理上的完胜,更是道义上的征服。”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孟月明如此评价,“这场正义审判,创造了世界审判史上的奇迹!”
目光流转间,一楼审判大厅的复原场景瞬间将人拉回那个庄严时刻。墙壁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熠熠生辉;台上审判席庄严肃穆,台下公诉席以及100多个旁听席上,仿佛仍回荡着当年的控诉。杨洋告诉记者,除了场景复原,陈列馆还通过文物、照片、音像等多种形式,全景铺展新中国引渡、改造、审判、释放日本战犯的历程。今年以来,参观人数已超过10万,每一道目光,都是对历史的回望与铭记。
正义得到伸张,历史翻开新页。眼下,《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在沈阳启幕并进行全国巡展,许多人在看过展览后来到这座小楼。当他们在陈列馆二楼展厅细细端详那把法椅时,一定能听见审判长在法庭上对日本战犯的庄严宣判,每一个字都如金石坠地,重重敲在历史的长卷上。那回响穿越时空,声声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