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强国复兴力量
周剑娜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凝心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东北抗联在14年浴血奋战中形成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其中蕴含着舍生取义的爱国大义,宣示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给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信》,要求中共满洲省委争取广大士兵群众与工农密切联系,组织兵变,发动南满、北满、皇姑屯西北附近游击战争。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辽宁各地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创建游击队的斗争。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出杨林和杨靖宇到南满地区,带领党员深入农村,发动群众进行斗争,为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广大东北抗联将士面对数倍于己的凶残敌人,之所以能义无反顾勇赴国难,在饥寒交迫、孤悬敌后、弹尽粮绝的极端境况下坚持长期抗战,在面对残忍酷刑和死亡威胁时坚贞不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辽宁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为困难击垮、不为风险退缩、不为挫折屈服、不为诱惑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驻满洲省委代表罗登贤在北满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会议上表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与东北人民同患难共生死,争取东北人民的解放。”“敌人在哪儿蹂躏我们的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儿和人民一起抗争。”为抵御外辱,杨靖宇诀别老母妻儿,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用满腹草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赵一曼忍痛将一岁儿子送至丈夫堂兄家抚养;为挽救民族危亡,周保中毅然放弃留苏学习机会,赴东北爬冰卧雪、搏命疆场;为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魏拯民挑起南满抗日重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东北抗联将士用他们朴实的行动深刻诠释了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他们忠贞报国的伟大壮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要用东北抗联将士勇赴国难的自觉担当精神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鼓励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激励青年一代拼搏进取,从而使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熔铸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汲取团结奋进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称:“凡中国同胞及一切反日武装军队……不论政治派别,不论任何社会团体或个人,不分性别,不分穷富,只要是抗日救国,我东北抗日联军便与行动一致。”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东北抗联将士万众一心、共同抵御外辱的决心。东北抗联在长期孤悬敌后、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武器补给落后短缺的境况下与敌军展开殊死较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有力地牵制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越是重要关口,越是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新时代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要传承东北抗联团结奋斗精神,激发万众一心的团结力量,砥砺中华儿女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大业紧密结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以血战到底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克服艰难险阻,永葆初心不改、志向不变,在任何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不放弃、不畏惧、不退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勇闯前进道路中的每一道关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者单位:大连市委党校。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质量提升研究”(L22BDJ003)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金凤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