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十五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推动“十五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25东北振兴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张瑜
9月22日,2025东北振兴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围绕“从‘十四五’到‘十五五’:东北振兴的进展与突破”这一主题,来自国家部委、国家级智库、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讨论。同时,此次论坛还以“科学谋划东北地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为主题举办两场平行论坛。
专家学者认为,东北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经济回升势头显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有了新进展,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民生福祉改善,但仍有部分问题亟待破解。面向“十五五”,需以更强责任感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坚定不移打好打赢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推动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到实处。
专家学者强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把握区域自由贸易大趋势,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形成东北全面振兴新动力。要抓住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发展、中俄蒙产能合作、上合组织经贸合作、RCEP框架下中韩合作新机遇,推进东北与东北亚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进程,强化“东北—远东”经贸合作,推进能源项下的自由贸易进程,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户东北。要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新前沿,推进人工智能领域面向日韩等单边开放,以边境口岸为重要平台打造国内市场东北延伸带。
专家学者认为,“十四五”以来,辽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建设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为抓手,做实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面向“十五五”,辽宁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激发动力活力,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强化产业协同与区域合作良性发展,推进上下游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筑牢产业发展基本盘,塑造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专家学者表示,高校智库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聚焦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今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智库建设,构建一流学科与高端智库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智库的整合性、影响力和贡献度,在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责编:王永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