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加快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从消费的供需两端协同推进、精准施策,有效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
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体系,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从而增强消费能力,夯实消费增长的基础,实现从消费需求侧出发,解决“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的问题。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促进居民增收,提高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开展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康养服务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通过稳定就业、保障收入增长,释放消费潜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合理扩大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快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强化低收入群体兜底支持,解决“使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的问题,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完善各类人群参保政策,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困难群体参保帮扶政策,加快实现各类人群全覆盖。健全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逐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增强制度公平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支持发展普惠型养老机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减轻居民在育儿、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生活负担,从而提高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实现经济增长,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营造便利安心的环境。从消费供给侧出发,解决“使居民消费环境优愿消费”的问题,就要加快构建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完善城乡商业网络、打造智慧消费场景、健全消费权益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消费的便利度、舒适度和安全感。
完善城乡消费设施。统筹布局城乡商业设施网络,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推动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向农村延伸,有效提升流通效率和质量,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惠及广大消费者,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推动智慧服务场景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商业体数字化改造,推动老旧商圈向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新型商业场所转型,鼓励发展智慧零售、无人服务等新业态,推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消费场景中的应用,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支持平台企业赋能实体商业,全面提升消费的便捷性和体验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完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健全企业信用承诺制度,推进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提升消费品质,适配消费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消费品质。从消费供给侧出发,解决“使居民获得感强愿消费”的问题,加快构建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匹配,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提振消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积极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顺应人们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趋势,鼓励企业强化创新,在更多细分领域开发优质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引领作用和高知名度的消费产品,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建立健全消费动态监测与趋势研判机制,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整体提质增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按需定制、场景化体验等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家居、养老托育、文化创意、体验经济等重点消费领域,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增强产品与服务供需适配性,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责编:王永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