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山东乐陵市铁营镇大白张村“深耕”盐碱地,种出“黄金梨”,带动农民增收。图为村民们在采摘梨子。
贾 鹏摄(人民视觉)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吉林大安通过生物治理技术,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辽宁盘锦探索“盐改水”,种出的大米不仅高产还好吃……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变“不毛之地”为“希望田野”,乡村全面振兴更有支撑,粮食安全更有保障。这正是:
昔日碱滩今谷仓,
科技金钥点新妆。
藏粮于地千秋计,
仓廪丰盈稳四方。
徐 之文
责编:王永
审核:刘立纲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新闻推荐
专题
数字报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