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阵容”浓缩“全生态”——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侧记

图为观众欣赏特技飞行表演。 本报记者 查金辉 赵敬东 摄
本报记者 陶阳
动力伞编队、多机特技表演精彩上演,室外50款机型、100架国内外知名航空器整齐列队,室内118家企业、近400件展品纷纷亮相,应用场景展示、应急演练紧张有序……9月29日上午,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启幕。规模空前的“全阵容”中,隐藏着环环相扣的“全链条”,浓缩着低空经济的“全生态”。
“沈阳本地企业与航企合作的‘10吨级无人货机项目’首次公开亮相——长航程、高商载、低运营成本,是未来物流运输的‘潜力股’。这是全球目前首款取得‘四证’的eVTOL未来交通工具。”说起飞行大会的亮点,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招商服务部部长盛伟英滔滔不绝。
既有整机制造,也有核心部件,既涉及通信导航、空域管理等低空基础设施,也涵盖航空救援、物流运输等运营服务。从制造到应用,从技术到科普,本次大会全景展示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关键看能否转化应用。记者了解到,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已打造25个应用场景。飞行大会现场,eVTOL城市交通、无人机物流运输,“实战化”的“辽宁绿翼·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接续上演,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就摆在眼前。
“凭借技术优势,我们有信心在低空经济场景中扮演主角。”辽宁翼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霞说。公司集工业级无人机装配、培训、服务于一体,当日展出的两台消防无人机引来不少观众咨询。“这款无人机‘人、机、车、弹’四位一体,结合有效战法,能快速精准实现集群灭火。”陈霞介绍。
瑞合玄武(辽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在沈阳通航产业基地落户,主要生产物流、垂直起降固定翼、自动换电机巢等无人机产品,公司生产的警用无人机已在法库低空智慧警务站应用,可1分钟出警,3分钟到达,5分钟回传现场数据。公司负责人陈思聪说:“未来还将开辟低空政务服务、智慧文旅、物流网络、智能制造、遥感监测等应用场景。”
布局新场景,打造生态圈。文旅驿站首次进驻飞行大会,大会吉祥物、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摆上展台,低空文旅线路遍布全域……会场中显现:低空经济正串珠成链,“通航+”越融越深。
责编:姚晟琦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