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海上巨构”启建
本报记者 吕丽
塔吊钢臂长舞、起落不辍,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集群作业、高效配合……“两节”假期,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现场依旧繁忙,作为标志性节点的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开工即进入火热建设阶段。
“节日期间现场配备的管理人员有135名,高峰期预计施工与管理人员达到5000人左右。”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董晓光介绍,航站楼主体工程开工即是满负荷施工状态,采用“分区平行施工+专业穿插作业”模式,将航站楼划分为A、C、D、E四大区域,同步铺开作业面,各专业工序紧密衔接。记者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加速进行清槽、土方开挖以及砖胎膜施工,为尽早进入底板浇筑阶段抢时间。
作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本期50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22万平方米交通中心及停车楼、进出场道路工程、航站区道路工程、地面停车场及配套部分市政附属设施等,工程规模堪称“海上巨构”,工程建设需消耗混凝土约51万立方米、钢筋约9万吨、钢结构约6.5万吨。
记者了解到,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施工中集成多项新技术、新材料,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预应力技术,有效解决约1000米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添加钢筋阻锈剂,从内部阻断腐蚀路径;外露钢结构与构件分别采用防腐涂层、耐候钢等材料,全方位抵御海洋环境侵蚀。屋面系统应用防水卷材等材料,防水防腐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30%。
“海上航站楼不仅是一项工程奇迹,也是彰显大连城市特色、服务市民出行的‘新地标’。”大连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空港公司总工程师李翔表示,新机场航站楼因其人文特色、智慧基因一直保持高关注度。
据介绍,航站楼外观,曲线屋顶、流线型正面立柱与深远挑檐相接,既似“飞鸟羽翼”又若“浪潮涌动”,将大连海洋文化与航空主题完美融合。构型上从中心点向三个方向经两次放射形成6条指廊,近机位比例达74%,旅客从值机到登机平均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功能布局上,地铁1号线、5号线将直接接入,最近地铁安检口与航站楼地下防爆检测区距离仅42米,真正实现“空轨零换乘”。3条跨海快速通道连接人工岛与陆域,20分钟可直达城市核心区;同时,新机场还将与大连高铁北站“陆港”、大连湾客运站“海港”实现“三港联动”。
今年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多项核心工程提前突破关键节点,截至目前,人工岛填海工程累计形成陆域19.64平方公里,占总量的97.72%;深层地基处理工程完成200.1万平方米,占总工程量的20.01%;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完成2463根工程桩浇筑,占总量的80.18%。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