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讲述英雄故事
本报记者 王卢莎
假期的鸭绿江边,江风拂岸、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驻足观景,感受英雄城市的红色底蕴与节日氛围。10月1日,丹东市元宝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组织的“国庆游丹东 志愿服务您”活动在鸭绿江景区火热开展,青芒雷锋志愿服务队与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他们以红色传承为核心、便民服务为基础,为游客送上“专属温暖”,成为江畔最亮眼的“志愿红”。
“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吗?”四川游客刘女士漫步鸭绿江畔,偶遇在江边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出心中疑问。志愿者白惠齐为她生动讲述了鸭绿江的红色故事,带她重温峥嵘岁月,让红色记忆在温馨的交流中传递。
作为抗美援朝“铁血通道”的历史见证,鸭绿江断桥承载着厚重的英雄记忆。在桥边,黑龙江游客张先生正帮母亲调整轮椅角度,老人轻抚桥身感慨:“亲眼见到这里,才知幸福来之不易。”
这个假期,元宝区的“志愿红”忙碌在游客身边,以便民服务为基础,搭建临时服务点,备好热水、急救包、景区导览图等,耐心地为不同游客群体提供“定制化”建议,指引游览路线、解答交通疑问,主动帮游客搬运行李、为拍照留念的游客调整角度,贴心举动赢得连连称赞。
“本来担心不熟悉路线耽误行程,没想到丹东的志愿者直接帮我们规划好了‘少走路、多观景’的亲子游玩路线,还送了《丹东旅游指南》手册和热水,太暖心了!”带小朋友来丹东旅游的游客王先生笑着说。江景如画,“志愿红”添彩,这个假期,志愿者将用实际行动将温暖与善意传递给每一位游客,让红色基因与志愿精神在鸭绿江畔同频共振。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