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畴腾金浪
本报记者 王晓波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眼下,铁岭市昌图县404.5万亩玉米进入收获高峰期,广袤田间农机轰鸣,沉甸甸的玉米铺展大地。
10月4日,在昌图县亮中桥镇的一片农田里,连片的玉米挺拔整齐。两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缓缓驶入田间,机器轰鸣声中,植株被整齐采收,摘穗、剥皮,玉米棒进入储仓,秸秆经粉碎后被均匀撒至田间。
“今年,咱合作社的玉米迎来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达2200斤,去比年增产300斤。”说起收成,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脸上洋溢着喜悦。
“田间综合施策,玉米产量高、品质好,今年合作社早早就签下了4000吨订单,第一批玉米已经运往生产车间。”盛铁雍说,直接从田间到车间,第一批玉米卖上了好价钱。
为让“丰收粮”变成“放心粮”,今年,合作社还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一座烘干塔和两个千吨立体储藏仓。“刚收的玉米水分高,烘干后更易储存,农民的收益会更高。”盛铁雍说,新建的烘干塔预计10月20日投入使用,届时合作社可实现收割、烘干、销售“一条龙”服务。
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忙碌的田间场景,正是昌图县玉米秋收的生动缩影。今年,昌图县玉米种植面积达404.5万亩,因气候条件较好,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措施,再结合新品种、新技术及良好的田间管理,玉米迎来了大丰收,预计平均亩产1800斤。接下来,昌图县将抓好服务保障,指导各地机械化收割,确保11月初玉米“颗粒归仓”。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