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又有趣地探讨人生
范军
戴建业教授的“口头禅三部曲”出齐了。他的三部曲分别是《你听懂了没有》《我的个天》和《浪漫得要命》。这第三本是刚刚面世的。
和前两本一样,收录近两年新作的随笔集——《浪漫得要命》,风格一如既往,内容又推陈出新,谈人生、说爱情、论社会、侃教育、品文艺,信笔挥洒,纵横驰骋。《浪漫得要命》分为“人生絮语”“诗书细读”“砚边笔谈”三个板块,其中不乏长篇,如《吃货苏东坡》洋洋两万多言,也有为《读书》杂志所写十多篇数百字、千把字的精短杂谈。作者说无论是编辑约稿还是自己有感而发,无论长篇还是短制,都尽力写得有识有情有趣。在这本书的扉页,有手书体“金句”:人生可能没有“意义”,但不能没有“意思”。在《浪漫得要命》中,我更想说的是该书的“有识”和“有趣”。事实上,作者一直在探寻人生的“意义”,他的“有识”也就体现在对这种“意义”的洞察体悟之中;而“有趣”更是“有意思”的同义词,无论作演讲、写随笔、拍视频,进而集结为书,戴建业都力求妙趣横生,酣畅淋漓,启人心智。
对长文《吃货苏东坡》,戴建业谈了自己的写作体会,他认为:历来评论苏轼谈美食的诗文,只停留于他如何爱美食,如何谈美食,完全没有说到“根子”上。《菜羹赋》中“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老而体胖”两句,既是苏轼的夫子自道,也是他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要想人老而“体胖”,就得“心平而气和”;要想“心平而气和”,就得超然于功利,甚至是生死。在任何逆境中,苏轼都能泰然处之,有什么就吃什么,吃什么就爱什么,胃口的背后是个人心态,心态的背后是人生境界。
戴建业是善于锻造“金句”的高手。比如在《蛇年随感》中,他这样谈光阴如金:人生的光阴虽然比身外的金子珍贵,可“寸金”却很难弄到。而“寸光阴”走了又来,来得越容易就看得越贱。谈及生死,戴建业说:只有人才会和人世告别,因为只有人才能感知时间,因而人才有生命意识,其他动物都只活在“当下”,它们不知道自己曾从哪儿来,也不知道要到哪儿去,甚至它们也没有“当下”意识。再如,他认为:“否定了人生的意义依然执着于人生,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苏轼正是罗曼·罗兰所说的那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在戴建业看来,人生的“意义”,既须由群体认同,又须交历史检验;而人生的“意思”,则纯属个人感受,既不必社会认可,更无须他人点头。
戴建业在《六十自箴》中要求自己“养真性,讲真话,做真人”,这是基本的要求,何尝不是很高的人生境界!我比较喜欢戴建业2024年为《读书》杂志封二所写的专栏短文。这些短文十足的“意义”与“意思”兼具,读时忍俊不禁,读后回味悠长。对于大学现在愈演愈烈的看重“帽子”人才,戴建业《脸面》一文结尾处说:领导看政绩,学者看脸皮。应付各种评审,是学校“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重心。每次评审,当事人四处求情,领导带队攻关。读书人特别要脸,要脸就得有头衔,要头衔就得求人,这样便陷入了人生的悖论:求人才会求于人,要脸就得不要脸。而在《诱惑》一文中,作者更是辛辣地提出,真相就是这样残酷: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你不能抗拒诱惑,而是没有人来诱惑你。对食品安全问题,戴建业在俏皮的调侃中不无深深的忧虑和无奈:网上“食品专家”“只教消费者如何不买有毒食品,而不去教监管者如何避免生产有毒食品。是被监管者太懒不想教,还是太笨不屑教,抑或太凶不敢教?”(《不屑还是不敢》)
读罢这些看似闲散随意的短文,你能说作者只追求生活的“意思”而不关注人生的“意义”吗?戴建业说,日子过得越苦,肯定想得越美;生活有多凄惨,想象就有多奇葩。《浪漫得要命》总是让读者对生活有所感悟,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的三部曲之《你听懂了没有》一炮走红;而《我的个天》2021年初版印刷了11次,2023年二版很快又印行6次,畅销一时,洛阳纸贵。这本《浪漫得要命》毫无疑问也会给读者新的收获。
责编:李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