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赛事入辽 “十五冬”魅力初显

每到雪季,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受到众多滑雪爱好者青睐。 新华社供图
本报记者 朱才威
当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首次落户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辽宁冰雪运动迎来历史性突破。记者昨天从辽宁省体育局获悉,依托筹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契机,我省将在2025—2026雪季举办125项冰雪赛事活动,其中首次引入的“国际雪联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赛事,将成为辽宁冰雪运动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推动我省冰雪运动、文体旅融合迈上新台阶。
将迎国际赛事首秀
2026年1月16日至19日,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将迎来全球冰雪健儿,“2025—2026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在此鸣枪开赛。作为国际雪联年度顶级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名高水平运动员参赛,这也是辽宁首次承办冬季项目国际赛事。
“能拿下这项赛事的承办权,主要得益于‘十五冬’带来的场馆设施升级与办赛能力提升。”辽宁筹委会顾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赵英刚表示,辽宁以筹办全国冬运会为契机,对标国际标准,完善冰雪场地建设,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加速推进,以及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等原有场地设施提档升级,让辽宁具备了承接高端国际赛事的硬实力。
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总经理张震宇介绍,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雪场已完成场地规划、赛道设计、器材配置和食宿保障等基础工作,“我们正配合省、市体育部门推进组委会组建和竞赛保障工作,官方测试和赛前训练等也已纳入筹办日程。”
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佘宇表示,此次承办国际赛事不仅是对辽宁冬季项目办赛能力的检验,更将为“十五冬”储备专业人才、积累办赛经验,“通过与国际雪联的深度合作,我们将在竞赛组织、裁判执裁等方面实现能力跃升,让‘十五冬’的筹办工作更具国际视野。”
百余场赛事联动
除首次承办国际顶级赛事之外,今冬辽宁冰雪赛场好戏连台。据了解,2025—2026雪季全省将举办125项冰雪赛事活动,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15项、省级45项、市级及以下64项,赛事覆盖全省、贯穿全雪季,预计直接参与者近50万人次。
专业赛事与大众活动双线并行,构成我省2025—2026冰雪季的脉络。在专业赛事层面,除国际雪联世界杯外,我省还将承接全国单板滑雪障碍追逐冠军赛、全国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锦标赛等4项国家级赛事,为“十五冬”竞赛组织和裁判员培养奠定基础。青少年赛事同样亮点纷呈,辽宁省第二届青少年冬季运动会将涵盖10余个专业项目,预计有10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此外,省体育局还将举办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项目的邀请赛和苗子赛,进一步夯实辽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基础。
在群众赛事活动层面,全国大众冰雪季(辽宁站)、全国民俗冰雪运动会启动仪式等11项国家级群众赛事与第七届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辽宁省大众滑雪挑战赛、辽宁省稻田冰雪运动会等12项省级冰雪活动交相辉映,尽显辽宁特色。
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王海泉介绍,我省将以10天至15天为周期设置赛事主题,通过持续宣传让冰雪运动热起来,“11月下旬我们将在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举办‘燃梦十五冬,活力新辽宁’冰雪运动推进会,邀请专家演讲,各雪场进行推介,点亮全省冰雪运动地图。”
“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赛事为媒,文旅唱戏。今冬辽宁冰雪季以“赛事+文旅”为路径,将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温泉、民俗等元素深度融合,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这正是辽宁承办“十五冬”的一大目标——以赛事带动产业发展,以运动激活区域活力。
“近年来冰雪旅游、冰雪消费越发红火,一年比一年好!”辽宁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董事长崔恩伟直言,辽宁冰雪赛事活动已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以赛事活动为引领,“滑雪+温泉”“滑雪+民俗”“滑雪+研学”等多条特色线路备受青睐,“我们雪场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在增长。今年我们将承接多项省级赛事,同时推出惠民滑雪套餐,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对于辽宁冰雪运动的飞速发展,赵英刚深感欣慰,“辽宁冰雪运动资源得天独厚,就应该大力发展、快速发展。当前,通过筹办‘十五冬’、承办国际赛事,辽宁正构建起‘竞技赛事引领、大众活动普及、文旅融合赋能’的发展格局。”数据显示,随着冰雪运动赛事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辽宁冰雪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滑雪场、冰雪乐园等设施的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相关消费链条不断延伸。
今冬雪季即将到来,国际赛事的首次落地、百场活动的全民参与、文体旅融合的深度赋能,共同勾勒出辽宁冰雪运动的发展蓝图。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将以此次冰雪季为契机,巩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通过筹办赛事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全民参与厚植运动氛围,让冰雪运动成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为“十五冬”的成功举办积蓄力量。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时政新闻眼丨韩国之行收官日,习主席这些声音值得铭记
- 经纬线·2026,APEC第三次开启“中国时间”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满的欢迎仪式
-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