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赵忠亮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辑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篇章,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全面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系统部署,是新征程上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系统观念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生态为代价,环境维护也不该成为经济进步的障碍。相反,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推动发展,确保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实现协调统一。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实践层面,既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优化升级,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体现整体和部分相互促进的关系。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不能没有主次,不加区别。这就要求既要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还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役,要聚焦重点区域与关键领域,通过分类施策、综合防治与回应民生关切,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彰显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仅依靠自然恢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一方面,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督察执法,以完善的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机制,提升生态治理的精准性与长效性。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比以往更加强烈。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坚持人民至上,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主体。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每一个人,也需要每一个人。只有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美丽中国才能从战略蓝图变为现实图景,真正成为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建设美丽中国,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生态文明建设扎根于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来抓,也要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在政策制定上,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统筹推进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协同体系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动能。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内在契合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理念的现代诠释。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不断促进全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系列活动,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深入人心,为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提供文化滋养和内生动力。同时,要通过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时政新闻眼丨韩国之行收官日,习主席这些声音值得铭记
- 经纬线·2026,APEC第三次开启“中国时间”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满的欢迎仪式
-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