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宝金玉而宝信——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谈②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出自《礼记》中的这句箴言,在当下我省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显得尤为深刻,它凸显出一个核心逻辑:相较于短期的“金玉”之利,稳定可靠的诚信才是吸引投资、激发创新活力的根本,是一个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仰仗之“宝”。
诚信就像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须臾不可离,是营商环境中看不见,却时刻感受得到的重要“基础设施”。
政府的“信”,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定盘星”。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期待,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之“惠”,更首重“信”。其中包括政策的稳定性、执行的透明度、公平性和承诺的兑现力等。若政府朝令夕改、只承诺不践诺;或习惯于“越位”而不是“补位”,习惯于“指挥”而不是“服务”;甚至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等失信做法,会让企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纵使其口号喊得再响亮,纵使其有资源禀赋的“金玉”之利,最终也难以让企业存续长远发展的信心。
要赢得别人的信任,政府必须坚守“言出必行”的信用底线,并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守护这份信用。比如按时兑现扶持政策、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帮忙,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唯此,才能真正建立企业与政府间的“信任纽带”,才能吸引要素汇聚、激励创新力量迸发。
市场的“信”,则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润滑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个体之间诚信缺失会直接推高交易成本、抑制消费意愿,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反之,当信用体系完善,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企业凭“信”可简化审批流程、快速获得贷款,消费者凭“信”能放心满意消费,整个市场的效率便会大大提升。这远比短期的政策补贴或资源投入更能留住企业、激活需求,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金玉”终有价,而“信”无价。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便是信用,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我们当以“信”为至宝,将其融入政务、市场、社会方方面面,让以诚信为基石的营商环境成为滋养经济繁荣的沃土。
责编:杨 旭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时政新闻眼丨韩国之行收官日,习主席这些声音值得铭记
- 经纬线·2026,APEC第三次开启“中国时间”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满的欢迎仪式
-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