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持续攻坚破解“卡脖子”难题
本报记者 王荣琦
11月6日,在大连海外华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各种生产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转。生产线上,一个个200升的不锈钢罐子里装着以镍粉为基材、加入融合制剂调配而成的电子浆料。
“电子浆料是电子元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在电子产业里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导电,就像给电子信号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二是能‘定制’各种功能,根据需要让元件增强散热、绝缘,或者精确控制电阻;三是能当‘胶水’用,把各个电子部件牢牢粘住,不仅结构更结实,电性能也更稳定,保证电子产品用得久、不出毛病。”公司研发部高级工程师刘春静说。
在企业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记录实验数据,文件柜里整齐码放着产品研发记录。“为了把粒径稳定控制在150纳米至180纳米级别,团队花了整整3年时间。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刘春静自豪地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连海外华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珺说,“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近年来,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子浆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的行业痛点,大连海外华昇主动扛起技术攻关大旗,成功突破粉体分级分散、烧结收缩率、抗氧化性等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高端电子浆料进口替代,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大连海外华昇凭借多年创新发展,在电子浆料烧结收缩率、抗氧化性和金属粉料分散性三大关键技术难题上取得巨大突破,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制备高精度纳米级金属(铜、镍、银、金、钯)电子浆料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已拥有国际领先的电子浆料精益生产线,设备400台(套),设计年产能1000吨,设计产值30亿元。产品线也从多层陶瓷电容器领域延伸到半导体封装、高端陶瓷基板、光伏等领域。
近来,大连海外华昇接到大量订单,尤其是来自国内多层陶瓷电容器龙头企业的订单持续保持在高位。“为了确保月产量达30吨,生产线都开启四班制了,24小时连续作业。”车间负责人展晓鹏一边巡查一边说。
展望未来,高珺充满憧憬:“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球电子材料创新高地,力争在3年内实现两至三项‘卡脖子’材料的完全自主可控。我们计划在大连以及长三角地区、广东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后,实现2000吨规模的产能。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推动中国电子材料技术走向世界。”
责编:李 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时政新闻眼丨韩国之行收官日,习主席这些声音值得铭记
- 经纬线·2026,APEC第三次开启“中国时间”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满的欢迎仪式
-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