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海南自贸港建设新图景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各有关方面密切协作、主动作为,通过持续努力,全面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作出新的重要部署,指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去年12月17日,距离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还有一年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三亚专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强调“着眼全方位实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统筹安排好开放进度和节奏”。
这次汇报会,又来到新的关键节点——前不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再过一个多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即“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好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机制,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降低“进”的门槛、促进“畅”的流动、强化“人”的支撑、营造“优”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部署,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清晰指引。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既要向外提高开放水平,又要向内提升发展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主要目的是促进海南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产业升级到区域协同,从生态建设到民生福祉,对海南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全局,一一部署。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海南作用重要。
站在世界看中国:海南地处东南亚和中国大陆两个最活跃市场交汇点,是联通中国腹地的重要通道,是进入拥有超14亿人口中国大市场的桥头堡。
站在中国看世界:海南汇聚全球资源要素,是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窗口。
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必将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助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科学有序向前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美好蓝图定能变为生动实景。
策划:陈良杰、张晓松
主编:赵超、朱基钗、赵叶苹
主笔:王雨萧、吴茂辉
视觉:朱思明、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海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李 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时政新闻眼丨韩国之行收官日,习主席这些声音值得铭记
- 经纬线·2026,APEC第三次开启“中国时间”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满的欢迎仪式
-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主席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