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为发力点破难题增动力——二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改革开放,是推动振兴发展的根本动力。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再次被摆在重要位置,激励动员全省上下在改革开放上加大步伐、纵深推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塑造优势、掌握主动、赢得未来。
高高擎起改革开放的旗帜,培育敢为人先的风气,是当下辽宁的必选之项、必破之题。“十五五”即将来临,辽宁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一些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需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畅通经济循环。
实践一再启示我们:过去的成绩,很大程度归功于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归因于改革未竟、开放不足;未来的出路,唯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矢志不渝全面开放。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秉持强烈的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以改革开放为发力点,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进一步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持续增强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把全会提出的目标、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
改革向深水区迈进。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必须直面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顽瘴痼疾,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仗”,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坚决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营商环境在短期内实现明显好转、根本好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重头戏”,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壮大支撑辽宁全面振兴的一流企业方阵;“一企一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与央企合作模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要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开放向高水平跃升。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既沿海又沿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对接东北亚、沟通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海陆门户,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也意味着,我们应增强前沿意识,强化战略眼光、全球视野,有效统筹贸易、投资、平台、通道建设,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做好对内对外开放大文章。对内要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协同一体化发展;对外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注定是一条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大气魄、更强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