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为人生”的创作从这里出发
孟育芬
看点
恰逢第11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即,茅盾资深研究者钟桂松新作《茅盾传》出版。钟桂松潜心研究茅盾40余年,钩沉史料,还原历史真实,以40余万文字,30余幅珍贵照片,呈现了一部别样的《茅盾传》,以新披露史料为基础,写尽茅盾的人生经历和重要贡献。新版《茅盾传》在茅盾家族的史料挖掘、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史实记录、茅盾的革命活动等诸多方面超越了以往的茅盾传记,还原了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一代文学巨匠形象。
2023年是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首次出版90周年,“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于11月19日在茅盾的故乡——浙江桐乡乌镇举行。作为新文学的巨匠,茅盾创作的《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小说泽被后世;作为著名的编辑家,他主持的《小说月报》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奉献与努力;他临终前,捐献自己的稿费设立的茅盾文学奖,迄今仍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
钟桂松潜心研究茅盾40余年,早在20多年前,就写过《茅盾传》,后来又写过《茅盾评传》。2023年再度出版新的研究成果,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
钟桂松回望研究旅程,倾吐了出版新书的初衷:随着史料的披露和发现,越来越感觉到需要重新写一部《茅盾传》,不同于自己以往写过的茅盾传记。钟桂松解释,上个世纪80年代,茅盾研究的史料还十分缺乏,尤其是茅盾家族的情况,除了回忆录的一些介绍,其他几乎是空白。为了弄清楚茅盾家族的情况,钟桂松和茅盾的一些亲戚开始通信,在请教过程中了解到许多珍贵史料。比如,茅盾回忆录提到读中学时的“凯叔”,茅盾没有展开,而钟桂松和茅盾“凯叔”的后人书信来往很多,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这位和茅盾年纪相仿的“凯叔”,一直在银行工作,抗战胜利以后,因公到天津途中飞机失事而去世。书中还还原了茅盾结婚时的一些场景,因为茅盾的表弟陈瑜清在给钟桂松的信中专门回忆了他小时候去参加茅盾婚礼的情景,虽然这不是大事,却很真实、珍贵。新版《茅盾传》钩沉挖掘了茅盾家族的史料,这些细节资料的填充,如同肌肤中的纹路,延展开一位清晰且立体的人物形象。这让茅盾不仅仅是大师、是文学巨匠,而且也有普通人的欢愉和苦闷。
新版《茅盾传》还原了茅盾于病榻前向儿子韦韬口述设立茅盾文学奖的场景。书中写道:1981年3月14日,茅盾在医院的病床上,让韦韬拿来纸和笔,想自己动手给党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写信,报告自己的想法。但是茅盾的手颤抖着,已经无法握笔。于是,韦韬让茅盾躺着口述,韦韬记录。茅盾同意了。“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致最崇高的敬礼!茅盾 1981年3月14日”。书中披露,关于设立文学奖的问题,茅盾和儿子韦韬在1980年9月就曾经商量过,当时茅盾曾经问韦韬:“解放后生活安定,你妈妈向来节俭,我也不会花钱,稿费一直存在银行里,现在有多少?”韦韬表示有二三十万元吧。茅盾说,我想用来设立一个文学奖。25万元够不够?韦韬表示赞成,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最后茅盾和儿子韦韬商量,表示自己是写长篇小说为主的,决定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这件事,茅盾是考虑成熟的。1981年3月27日,茅盾离开了他心爱的读者和人民。中国几代作家含泪哀悼这位文坛泰斗,巴金说:“他是我们那一代作家的代表和榜样,他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他不应该有遗憾。但是我呢?我多么想拉住他,让他活下去,写完他所想写的一切啊!”
在编写《茅盾传》时,钟桂松不仅在茅盾的文学作品、回忆录、书信和日记中广泛地选取材料,还援引了如杨之华编写的《文坛史料》、反映现当代文学历史的期刊《新文学史料》中的茅盾研究论文等资料。除了参考已经公开出版的茅盾作品和研究材料,钟桂松还前往桐乡市博物馆查阅茅盾小学时的作文手稿,曾多次写信向茅盾儿子韦韬请教相关细节,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研究者,钟桂松十分关注研究对象与历史的关联,在具体的研究之中,他常将笔触伸向与茅盾同时代的人,将个体的生命经验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以小见大,照见共和国的风雨与辉煌,以及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以个人命运透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多年来,钟桂松以地域文化为研究的切入点,产出了丰富多元的研究成果,他立足于吴越文化,进行茅盾小说主题研究、语言特色研究、人物形象研究等,由点到面,将其研究内容辐射到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种以小切口做出大学问的学术范式。钟桂松说:“我有幸与茅盾、丰子恺这些文学大师忝为同乡,并且在他们的故乡成长,所以,对他们在作品中留下的故乡印痕,我能够心领神会,对他们在家乡生活时的历史风貌,能够耳熟能详,感同身受。”这也是钟桂松研究茅盾生活、思想、创作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钟桂松讲述,他在收集茅盾生活和创作史料期间,得到茅盾儿子韦韬和茅盾家族的大力支持,韦韬写信向全国各地沈家家族的前辈请教,这些前辈大多是和茅盾同辈,如茅盾的堂弟、表弟沈德洵、沈德溶、陈瑜清等,他们介绍沈家的过去和鲜为人知的往事,“其中,茅盾表弟陈瑜清先生十余年间,给我写了140多封信。”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专门给茅盾设了一章,他说茅盾之前做文学批评和翻译,使得他对文学的认识、文学的眼界较之一般的文学作家要开阔,他的文字功底较之一般的作家要高得多,所以他写小说以后马上就成为文坛名家。钟桂松在研究史料的时候发现,茅盾写《幻灭》《动摇》《追求》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那批人真实的想法,包括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动摇》里面有很多地名,包括地理上的一些东西都是能够找到的。“我是真实的去生活,经历了动乱中国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的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这是茅盾早期作品《从牯岭到东京》里的一段话,体现了茅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为人生”的写作动机。
面对新一代年轻茅盾研究者的出现,钟桂松觉得赓续红色根脉,传承茅盾精神,弘扬茅盾文学,任重道远,“茅盾的现代文学巨匠地位,是他对中国和世界文学的贡献决定的。茅盾研究需要从广度上拓展、深度上下功夫、高度上作努力。”茅盾研究在一代又一代研究者努力下,走向纵深,但依然有许多研究空间,许多领域没有开垦,茅盾研究大有可为。
一件艺术品,从被创造出来开始,就有了生命力。时间会消磨它的外观,朝代更迭会改变它存在的意义。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