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战地通讯促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
新华社战地记者陈伯坚后人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文物,还原历史珍贵细节——
一篇战地通讯促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
3月22日,陈伯坚的子女来到丹东,把26件珍贵文物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图为文物捐赠现场。其中,左三为陈伯坚小儿子陈燕楠、右三为女儿陈燕松、右四为大儿子陈燕卫。
2008年,麻扶摇再次来到丹东时,手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资料图)
当年周巍峙用半个小时谱写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正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
1950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原件。当日一版刊登《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征誓词诗出现在副标题和文中。
陈伯坚与妻子胡修亚在朝鲜战场上的合影。
本报记者 田 勇 王卢莎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当慷慨雄壮的歌声响起,总会激起亿万同胞的爱国情怀。鲜为人知的是,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诞生于丹东,源自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采访的第一位新华社记者陈伯坚。
3月22日,陈伯坚的子女来到丹东,将26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其中就有74年前刊登陈伯坚通讯稿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的《人民日报》。本报专访陈伯坚的子女,结合其他文物清晰地还原了这首志愿军战歌诞生始末。
1
74年前的文物让跨越70余年的战歌再成热点
初春的丹东,乍暖还寒。
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满是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群。在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塔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本科生党支部的同学们庄严列队,在党支部书记骆圣坤的带领下,齐声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骆圣坤说,这是为英雄谱写的歌曲,是伴随志愿军奔赴前线的铿锵旋律,师生每次谈起抗美援朝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唱起这首战歌。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民乐学科副主任白静告诉记者,这首志愿军战歌曲调激昂、雄壮、进行曲式,歌词洗练、准确、催人奋进,给人以勇往直前、锐不可当的力量。“志愿军战歌历经70余年依旧振奋人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奇迹。”白静说。
志愿军战歌之所以能够穿透历史,不仅因为其有铿锵有力的旋律,更因为那场战争的伟大和壮烈。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着一段带有航炮弹孔的铁轨,由原临江铁路机务段火车司机徐国臣捐赠。那是1950年8月27日上午,徐国臣正在临江站给机车上煤上水,呼啸而至的美军飞机突然进行轰炸。为抢救机车,徐国臣左手四根手指被航炮打断。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骅说,彼时的丹东上空不时受到美军飞机侵扰、轰炸。根据资料记载,1950年8月至1953年6月,美军飞机对丹东地区扫射57次、轰炸22次、投弹189枚,造成伤亡672人的同时损毁房屋2959间。
这是一场保卫和平之战,这是一场反抗侵略之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前赴后继奔赴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在国力和军力都极不对称的情况下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面对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强敌赶回到“三八线”,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
这首在抗美援朝岁月诞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响彻祖国大地和朝鲜战场,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至今,人们仍被这首歌感染、激励。
2
墙报上的一首表达志愿军出征誓词的小诗让三个人结下不解之缘
他,在炮火轰鸣声中,深入敌后;他,在子弹飞啸声中,以笔为枪……
他就是陈伯坚,第一位随志愿军入朝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那首激昂铿锵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源于他的战地通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为让人们深刻铭记那场伟大胜利和不朽功勋,陈伯坚的子女经商议后,于3月22日将26件珍贵文物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其中刊登陈伯坚通讯稿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的《人民日报》原件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在文物捐赠仪式之前,陈伯坚大儿子陈燕卫等人来到展厅,在展览中重温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铁血荣光,他们在一面红色背景的墙前驻足。墙面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其中,词作者为麻扶摇,曲作者为周巍峙。陈燕卫说:“在抗美援朝时期,这两人从未谋面。是因为父亲的战地通讯,最终促成相隔千里的两人隔空合作。”
陈伯坚生于1922年,1938年参加革命,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工作在新闻战线上,曾历任新华社国际部主任、副社长等职,1991年去世。
陈燕卫讲道,那是在1950年的下半年,作为新华社资深记者的陈伯坚奉命随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前往朝鲜战场。10月12日,陈伯坚来到丹东,到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报到。在本次捐赠的珍贵文物中,就包含有陈伯坚的《记者证明书》,签发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
在丹东期间,陈伯坚经常到各个连队深入采访。在一个炮兵连,陈伯坚看到墙报上有一首出征誓词诗,内容满是志愿军战士抗击侵略的坚定信念。陈伯坚马上抄录下来,并找到了这首诗的作者、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
此后,陈伯坚随军进入朝鲜前线采访,这首琅琅上口的小诗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不去,忘不掉,激励他写出大量的生动报道,也由此结下其与麻扶摇、周巍峙关于志愿军战歌的不解之缘……
3
炮兵连指导员根据战士的誓词在丹东驻地写出脍炙人口的出征诗
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着一件重要文物,那就是麻扶摇荣获的勋章。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2000年9月,麻扶摇来到丹东,并在到抗美援朝纪念馆深情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过程。
麻扶摇生于1927年,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入朝前夕,连、营、团层层召开誓师大会,麻扶摇很快就拟好了全连的出征誓词,却总感觉意犹未尽,不理想。他看到几个排交上来的决心书,上面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并且几乎所有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口号。这时,连长告诉他,有几个准备结婚的战士决定打败敌人后再结婚,新婚的战士也表示要等到胜利后再探家。
这些动人的事迹深深感染着麻扶摇。他认真记录下战士们发自内心的誓言。连夜,麻扶摇就在连队驻地——安东市四道沟(今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四道沟)的一户居民家中,写就“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出征誓词。
第二天的誓师大会上,麻扶摇昂首挺胸走上讲台,挥着拳头,高声朗诵代表全连捍卫和平、保卫祖国决心的誓词。战士们听到雄壮豪迈的出征誓词,群情激奋,纷纷鼓掌,这首诗引发了全体在场人员的强烈共鸣。此后,麻扶摇将誓词诗写到墙报上,由此,这首诗在志愿军部队中迅速流传开来。一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出征誓词诗配曲,并在全连教唱。就这样,这支连队入朝时唱着这首出征誓词诗作的歌跨过鸭绿江。
来到前线的陈伯坚,耳边是隆隆的炮火声,头顶是美军的侦察机,但手中的笔没有停下来。陈燕卫说,正是父辈在前线发出的大量消息、通讯和述评,让国内民众了解战争形势,让国际社会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陈伯坚的战地通讯,题目为《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开头便引用其在丹东记下的出征誓词诗。他这样写道:“这是记者在先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陈燕卫指着这份已经泛黄的《人民日报》说,陈伯坚在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后,将“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以表现志愿军的英雄气概;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朗诵起来更加干脆利落。
后来,在前线的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都唱着一首歌词与他写的誓词基本相同、曲调却更加铿锵有力的战歌。但是,因为前线作战频繁,他没有时间详细打听这事,始终没有弄清楚这首战歌的来龙去脉。
陈伯坚的战地通讯见报后,立即得到国内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其中就包括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周巍峙。
4
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受志愿军精神感染只用半个小时谱写出经典颂歌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着一张已经泛黄的信笺,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手稿。
抗美援朝纪念馆文物部的张静告诉记者,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年代为1950年,长22.5厘米、宽17.8厘米,红格竖排,钢笔体书写,蓝黑色墨水,由志愿军战歌曲作者周巍峙捐赠。
记者注意到,在信件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此歌写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听会时写成。”原来,周巍峙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在看到《人民日报》刊发的那篇战地通讯后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这首诗读着读着,内心就燃起强烈的创作冲动,拿起一张草稿纸,用了半个小时就谱出了曲。”周巍峙在后来的回忆中这样写道。
当天,周巍峙正在田汉的办公室。他脑海中一直在酝酿着一支旋律,手也不由自主地在腿上敲打起节拍。在周巍峙的脑海中,这首小诗既不长也不复杂,他想尽量从战士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为此,他在“雄赳赳,气昂昂”与“保和平,卫祖国”之间没有用附点,用以表现志愿军快速行军、奔赴前线的特点,还能体现志愿军将士昂扬向上、刚强坚毅的精神。后面两句“跨过鸭绿江”和“就是保家乡”,在音调上则有所展开,以显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强大威力。最后两句“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用坚定的节奏唱出,在强有力的高音上结束,更加凸显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挫败顽敌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心,曲子很快谱了出来。
看到周巍峙的谱曲后,时任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建议,把诗中的“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歌名也用《打败美国野心狼》。
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这首歌曲,但周巍峙总感觉歌名不够理想。恰在此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旅大区(今大连)团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杂志上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周巍峙知晓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战歌”一词恰到好处,与歌词的主题和歌曲的旋律非常贴切,于是将歌名更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后经有关方面批准,此歌最终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从此以后,这首战歌回荡在神州大地,朝鲜战场,人人传唱,经久不衰,直至今日。
1953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开展群众歌曲评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上来的万余首歌曲中选出一等奖歌曲9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名列第一。陈燕卫回忆说,有关部门以为通讯稿的作者陈伯坚就是词作者。陈伯坚知晓后,赶紧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来,有关部门根据陈伯坚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麻扶摇,从此,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署名正式改为麻扶摇,麻扶摇所在5连被命名“志愿军战歌连”。
5
夫妻上战场携手报道“最可爱的人”
当天的捐赠仪式上,26件文物中还有陈伯坚荣获的勋章、慰问团赠送的物品等。
在陈燕卫的记忆中,父亲陈伯坚总是在忙,忙开会、忙写稿、忙出差,难得的团聚也很少提及抗美援朝那段经历。后来,通过翻阅陈伯坚留下的老报纸,他们才真正了解那个深入前线、不畏牺牲的父亲。彼时的朝鲜战场战火纷飞,枪林弹雨,陈伯坚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一条条电文真实报道志愿军战士取得的重大胜利,广为传播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
在当天捐赠的1953年8月4日的《人民日报》中,刊登着由陈伯坚采写的战地通讯《坚不可摧的和平阵地》,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朝鲜战争中的敌对双方,已经沿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蜿蜒的线停火并各后撤两公里,这就是最后确定的军事分界线……”洋洋洒洒千余字,深刻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及其注定失败的结局,更加感召、鼓舞和激励出征将士和国内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
还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正是陈伯坚与爱人胡修亚在朝鲜战场留下的珍贵合影。
原来,胡修亚也是记者,参加新华社赴朝鲜开城记者团参与新闻报道工作。据陈伯坚的女儿陈燕松介绍,1942年,胡修亚进入新四军《江海报》工作,并于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伯坚与胡修亚在革命工作中相识,相知,相恋,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携手走过风风雨雨。
抗美援朝期间,胡修亚同样完成大量战地报道,特别是在战俘遣返的采访工作中留下许多珍贵资料。
张校瑛说,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麻扶摇的三级国旗勋章和证书、由周巍峙捐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如今入藏刊登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的《人民日报》,丰富了馆藏资料,补齐了展陈链条,夯实了研究基础。“我们一定会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抗美援朝文物,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如今,朝鲜战场的烽火已经散去,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依旧回荡在每个人的骨子里。志愿军战歌为何能够传唱至今?或许,正是因为每句歌词、每个音符都是‘英雄的鲜血染红’。”张校瑛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田勇摄)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