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逾千万元
抚顺天成公司围绕“互联网+制造”实施数字化改造
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逾千万元
本报记者 姜义双
3月31日,抚顺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针刺毡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集装箱大小的生产设备整整排了3列,雪白的原料从生产线起始端输入,在生产线末端输出宽大结实的除尘用布。放眼望去,偌大的厂房内仅有三四名职工。
“通过数字化改造,目前,这条智能化生产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产品的在线检测,产品合格率由80%提高到98.2%,每吨产品综合成本降低30%,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350万元。”公司技术质量负责人姜昊颇为自豪地说。
随着智能化生产线投产,这家公司定制化产品订单纷至沓来,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全国环保布袋行业的头部企业地位。
抚顺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业从事环保产业,是集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省瞪羚企业,产品覆盖常温、中温、高温三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包括非织、机织滤材及骨架、文氏管等,目前在辽宁、山东建有4个分公司。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环保布袋行业迎来广阔前景,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新形势,公司与时俱进,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先后投入2900万元进行数字化项目改造,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总经理张鸿帅说。
据介绍,在传统的针刺毡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抚顺天成围绕“互联网+制造”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先后从德国引进两条数字化生产线。
“这两条生产线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滤布生产设备,可实现智能化控制90%以上,较以前节省人力70%以上,充分实现生产智能化控制。”姜昊说。
姜昊告诉记者,公司数字化技改项目以5G智联网为基础,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灵活配置、原材料和产成品市场价格预测分析、产成品二维码全流程跟踪、企业能耗及成本智能分析等核心功能。
与此同时,为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公司委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定制开发出一套“综合经营决策管理平台”系统,为企业实现智能生产、智能管控、智能物流、智能协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随着公司数字化技改项目的不断推进,产品质量把控实现了质的飞跃,进而带动公司定制化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公司可为客户提供2000余个品种的定制化产品,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姜昊说。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