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动合作潮 开放向未来
“甬”动合作潮 开放向未来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作者:本报记者 杨逸夫 王妤心泓 曾毅《光明日报》
塞尔维亚展馆的白兰地酒展台。王妤心泓摄/光明图片
【特别关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5月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圆满落幕。5天时间里,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中东欧展、国际消费品展和进口商品常年展三大展区内,3000多家来自国内以及欧洲多国的参展商,与10万余参观者相会宁波,与1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共话商机,达成超过100亿元的中东欧商品采购订单。
在初夏的宁波,远道而来的欧洲展商们不仅收获了满满订单,而且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不断开放大市场的热情与活力。
开放:“东方大港”展现中国活力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宁波以千年通商经验奠定了雄厚的商贸基础,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双边交流合作的“黄金时代”。
回望2014年6月,6个中东欧国家、180家企业参展的首届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亮相宁波。宁波提出打造针对中东欧合作的三大“首选之地”,力求举全市之力,铺设双方交流的“黄金甬道”,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提速升级。
如今,第三届博览会启用东钱湖畔崭新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作为场馆,开设服务贸易展区,位于宁波市区的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也面积翻倍,总规模达到3.2万平方米,成为国内覆盖最全、辐射最广的中东欧商品集散地,从而让博览会真正实现“永不落幕”。本届博览会上各国参展商带来超过5000种展品的背后,是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贸易不断发展的趋势。
不少博览会的“老朋友”跟随着博览会发展的脚步,亲眼见证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不断深入。“塞尔维亚酒馆”展位负责人、义乌市鹤侨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冰参加了三届博览会,他表示:“今年各类商品人气特别旺,仅一天半的时间,带来的300件货品基本‘清仓’了,因此又马上联系运了一卡车过来。”波兰参展商伊沃娜深耕中国乳品市场超过7年,她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每次参加大型展会都会有新的惊喜。“虽然我们公司的乳制品已经覆盖了不少中国一线城市的大型超市,但我相信中国市场还有数不清的机会。”
展馆内不只有“老朋友”的重逢,更有“新朋友”的幸会,不少初到中国市场的参展商从本届博览会满意而归。波兰面粉生产商代表马尔辛是第一次参展,已经有多位采购商与他建立联系。巴尔干首选旅行社大中国区首席代表高伟义表示,这次博览会新设立的旅游板块吸引了大量客流,他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这对旅行社打开中国市场帮助很大。
“这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简直就像把整个中东欧都‘搬’到了宁波一样。”罗马尼亚前总理维奥丽卡·登奇勒如此感慨。
10年来,宁波不仅成功打造了地方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浙江样板”,成为深化双方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更已成为立足长三角、联通中东欧、融入全球化的新通道。宁波以勇立潮头的扬帆者姿态,让欧洲以及全世界看到了开放、创新、包容的当代中国以及中国市场为全球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展望:“第二个10年”更上层楼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第二个10年的起步之年。
“目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发展期,下一步如何更好反映各方期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需要我们继续总结经验。”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姜瑜认为,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深化贸易投资、互联互通、绿色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务实合作,才能更好造福双方人民。
本届博览会期间,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中东欧商品采购大会暨农产品对话会、第八届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等27场配套活动频密举行,聚焦未来合作的具体重点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互联互通领域,中东欧商品采购大会暨农产品对话会成功签署10个进口采购项目和5个合作项目。采购订单不仅涵盖肉类、乳制品、植物油等农食产品,还有滑雪器材、保健品等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等,签约总金额达21.8亿元,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浙里”高峰论坛组织重大外资项目签约仪式,当场就签约重点外资项目21个,总投资98.5亿美元,充分展现了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博览会配套活动上发起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行动,发布首个中国(城市)-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合作指数。在绿色低碳合作领域,32个中国城市代表与22个中东欧国家城市代表在“2023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上围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国际合作、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和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等议题深入交流经验,并共同发起“中国-中东欧国家城市绿色发展宁波倡议”。
“当前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彼此的发展诉求和资源互补高度重合。中东欧国家未来可充分利用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和资源,不断加强产业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方理事会主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高度评价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各领域合作潜力。
“我们应当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推动与中国的互利共赢合作。中国企业在中东欧特别是在匈牙利的投资,极大促进了匈牙利经济增长。”在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看来,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发展机遇,匈牙利欢迎中国投资,反对“脱钩断链”,坚定支持中国-中东欧合作和欧中关系向前发展。
回望来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双方经贸往来还将在产业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不断深入,潜力巨大。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趋缓的形势下,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开放之门将越开越大,开放的中国必将让世界共同受益。
(本报宁波5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杨逸夫 王妤心泓 曾毅)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