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业遗产长久地火下去
商 越
近日鞍钢博物馆举办了“老红楼”记忆特展,首次从再现老一辈鞍钢职工生活的视角,回顾职工住宅“老红楼”建设70周年。展览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和特制沙盘等形式,将承载历史记忆的鞍钢职工宿舍“老红楼”请到台前,带领观众感悟老鞍钢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勤俭持家的优良美德。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有很多如鞍钢工业遗产群这样记录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工业遗产,发挥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只有让工业遗产活起来,通过它们讲好工业故事,感受工业文明,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文化精神。
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首先要挖掘其中蕴含的工业文化特色,打造独特性来适合今天的利用。什么是工业遗产呢?简单来说,就是工业社会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建筑美学价值的遗存。其中包括厂房、生产线、机器设备和知名产品。以鞍钢博物馆为例,就是依托鞍钢工业遗产群老旧厂房厂区设备改建而成,集历史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钢铁冶金知识科普和工业遗产保护为一体,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打卡地。去年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也将本钢一铁厂旧址,改建成“中国第一铁”展示馆向观众免费开放,以深入展示国内现存最早的炼铁高炉100多年的沧桑历史。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工业遗产保护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除了建设代表性展馆,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为工业遗存找到适合其空间的新功能。在去年北京冬奥会上,首钢老工业园建起了滑雪大跳台,成为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结合的竞赛场馆,旁边4个首钢原冷却塔极具气场,首钢园由此成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新标杆。
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还要增加展馆中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融入趣味性体验,丰富工业文化内涵,让“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换言之,工业博物馆里既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怀旧气息,又要抓住时尚风、休闲风和趣味性、体验性,吸引人们来参与互动。如上海玻璃博物馆前身是曾经的上海玻璃仪器一厂,他们以玻璃为艺术主体,融入了许多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活动,像热玻璃吹制体验、工艺表演、玻璃制品DIY等;鞍钢博物馆在工艺科普展中推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VR互动体验项目,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到多媒体虚拟现实场景中,感受钢铁的冶炼与制作过程,创造了全新的参观体验,让观众耳目一新。
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还需要开动脑筋推出相关文创产品,让工业文化融入百姓现实生活。为加深游客对“钢都”的城市印象,鞍山市面向游客开发原创纪念品,推出以鞍钢标识为商标的“印象钢都”系列产品,精心设计了“鞍山老铁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钢文化产品,其中鞍山老铁壶系列单品就达80余款,赢得了各地游客的好评。此外,话剧《孟泰》的排演、电影《钢铁意志》的拍摄,也是以另一种文化产品创新方式,守护城市工业文化的根与魂。
不同城市的工业发展史,锻造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凝结着群众对城市的记忆,寄托着几代人的情怀,其中更蕴藏着城市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把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好,让它们转变角色,由生产工具变成文化产品,发挥出它们更大的文化价值,让工业遗产不仅活起来,还能长久地火下去。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