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词|从“革故鼎新”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可见创新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局视野布局党和国家发展各项事业,强调“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正是词语“革故鼎新”表达之意。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08_8634e875.jpg)
“革故鼎新”最早来源于《周易》。“革”和“鼎”分别是《周易》中相邻的两个卦,《周易》将其解释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字的甲骨文像一张悬挂着的兽皮,有头、身、有尾巴。“革”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为名词,指剥下并去毛的皮,即“皮革”。第二层意思为动词,指剥皮去毛这个动作,意为“革除”。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09_b8145765.jpg)
“鼎”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两只耳朵、四个脚的青铜器。鼎在古代是一种烹饪器,也是一种代表权力的礼器。
“革故鼎新”的意思是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后来它的含义延伸为通过破旧立新,推动事物和社会健康成长。“鼎”因此也有了“更新”之义。
自古以来,“革故鼎新”被看作是理政的头等大事。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指出“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受这种革新精神的影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图强的运动,这些改革以打破旧制、开创新局的精神,致力于探寻国家变革与社会进步的道路。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10_2c7b88df.jpg)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带着这个目标,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开辟了道路。
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人类政治生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在不断推进,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对“革故鼎新”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它主动打破了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冲破了束缚人的发展的陈旧僵化的思想观念,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11_0e4cda36.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面临新的形势。十年来,我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12_5409fc3e.jpg)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创新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还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非常重要,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http://news.lnd.com.cn/pic/003/006/315/00300631513_bb860999.jpg)
理论的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伟大的实践当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从国情出发,勇于开拓,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责编:李 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