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地里还能赛龙舟?沈阳沈北举办“田间趣味运动会” 欢度别样端午节
“南有村超,北有田运!”贵州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赛”火遍全网,沈阳市沈北新区的“田间运动会”也“请求出战”!6月22日,由沈北新区区委宣传部、文旅局、稻梦空间景区主办,稻梦空间承办,兴隆台街道、兴隆台街道商会协办的“第六届泥地龙舟节暨田间趣味运动会”火热开赛,其泥地龙舟独具特色,水上拔河精彩纷呈,与万亩初显青翠的稻田融为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图。


上午9时许,来自兴隆台街道机关、所辖16个村及辖区内建华种业、丰田牧业2个企业的机关干部、村民、职工,以及留学生、国际友人等共计160余人,组成20支参赛队伍,身着当地锡伯族少数民族服饰闪亮入场。首先,大家一起体验包粽子,作为正式比赛的“赛前热身”。年纪稍长的村民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一个,年轻人则手忙脚乱,而留学生们就只在一遍啧啧称赞,敢上前的,就轻声慢手地认真学习。

但如果说包粽子环节大家还是一团和气,那么在这之后,各支队伍来到了泥地赛场,现场气氛霎时变得激情热烈起来,大伙个个都喜笑颜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听发令枪一响,现场立刻锣鼓喧天,呐喊声、加油声不绝于耳;队员们整齐划一,全力划桨,斩水劈浪,你追我赶;龙舟蹭蹭划过水面,飞溅起朵朵浪花。
相较于南方水宽舟长,我们北方的泥地龙舟更为短小精悍。每个泥地龙舟内有参赛队员8人,船上有6名划手和1名旗手,岸上有1人击鼓助威。由于是在稻田间划船,水中有淤泥,所以参赛过程消耗大量体力,所以,今年,大赛组委会也更加贴心,专为比赛选手准备了补给包,内有稻梦空间生产的美食,随时随地补充能量。
为啥这里的人要在泥地里赛龙舟呢?说起这个,作为已经举办过5届泥地龙舟节的稻梦空间的总经理赵爱军最有发言权:“咱们这里是锡伯族村镇,当每年春耕农忙遇到端午佳节,这里的锡伯族人常常边劳作边过节,将传统的运苗船加以改造,做成泥地龙舟,各家龙舟汇至田间,比一比、赛一赛,欢庆端午,热闹非凡!”经过几轮激烈角逐,最终,孟家台、丰田牧业、兴隆台机关队3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他队伍获参与奖。
随后,还进行了水上拔河比赛,邀请了现场游客加入比赛队伍,现场气氛掀起一阵阵高潮。

泥地龙舟节暨田间趣味运动会已成为每年沈阳沈北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也成为面向全国的一张文化新名片。作为植根“锡伯故里”民族文化的独特IP,泥地龙舟节将文化底蕴薪火相传——从独具魅力的泥地龙舟,到泼水、挂布猴、挂荷包等锡伯族端午习俗,从抹黑祈福、摔泥炮、骑射等锡伯族传统,再到锡伯大饼、粽子、大米冰淇淋等特色美食,这里,让锡伯族文化之魂“活”了起来,以更接地气、有创意的方式吸引更多人“聚焦沈北”。
据悉,2023年稻梦空间主题稻田画也即将进入最佳观赏期,诚邀全国各地友人来到这里,登上高塔,俯瞰稻田,一幅幅稻田画栩栩如生,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份震撼,才能真正感受到沈阳沈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图片:沈北新区宣传部)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