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书就的传奇,仍在继续……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这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
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这所大学书写了一段传奇:在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烽火岁月里,在滇坚持办学8年,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175位两院院士……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平津相继沦陷。为存文化血脉、保国之栋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迁往长沙;不久,日寇进逼长沙,三校师生又不得不千里跋涉西迁昆明。西南联大由此诞生。
“怀着‘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信念,师生们在辗转跋涉中留下很多感人故事——史学家陈寅恪强忍丧父之痛,身患眼疾一路奔波,以致后来双目失明;部分师生从长沙徒步走到昆明,一路备尝艰辛,但沿途仍不忘收集历史文献、民间歌谣,进行社会调查,保留第一手的学术资料……”在西南联大旧址,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动情地回顾。
西南联大旧址位于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记者看到,尽管夏日炎炎,仍有不少人专程前来参观,在古朴肃穆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前肃立,向先辈致敬!
“纪念碑是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的,叙述了西南联大组建由来、南迁经过及历史意义,表达了联大师生抗战胜利的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复兴继续奋进的决心。”李红英说。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八年患难,西南联大师生过着极其艰苦的日子:住的,是“土墙泥地茅草顶”;吃的,是混杂着稗子、麸皮、石子、老鼠屎的“八宝饭”。即便如此,在躲避敌机轰炸,跑郊外、躲山沟、钻防空洞的时候,师生们总不忘带上一卷书、一册手稿……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华罗庚写出《堆垒素数论》,冯友兰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钱穆完成《国史大纲》,吴宓用英文写就《世界文学史大纲》……邓稼先、王希季、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何兆武、许渊冲等,都从这里发轫,成为日后的名家大师。
“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时,对该校创下佳绩的动因给出了最精当的概括。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完成了使命,三校相继北返复校。尽管斯校已去,却将赤心报国、研精毕智的精神,深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西南联大师生播下的薪火,势成燎原。
这薪火,是“良师”之于学子的重要。
“三校北返时,西南联大特意将师范学院留在昆明,在原址办学。今天的云师大,承继了当年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力量。回顾西南联大的成功,离不开叶企孙、吴有训、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300多位名师巨匠潜心任教、为国育才。今天,已有数万名云师大学子投身云南边疆教育事业,全省80%以上的特级教师都是云师大毕业生。”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近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吴宝璋说。
不仅注重师范生培育,云南还创新推出“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在5年内集中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该计划办公室主任王世波对记者说:“目前接受培训的已近8000名。这些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校长,将成为夯实云南基础教育根基的实践者。”
新时代,“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坚守穷乡僻壤,照亮无数山区女孩求学之路的事迹,也印证了“良师”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薪火,是“刚毅坚卓”的报国情怀。
让青年学子将自身学业与乡村振兴、祖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是云南高等教育的着力点。“乡村是文化根基所在,也是认识中国的起点。”去年10月起,由云南大学牵头,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875名师生奔赴云南42个县348个行政村,展开一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
云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聂忠思主动报名参与了这次大调查,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写下数万字的田野调查日志:“我选择了深度调研,以此透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云南带来的巨大变化。而调研所得,也让我和我的同学们对深入基层、报效祖国充满干劲儿!”
这薪火,是博采众长的育人门径。
在西南联大旧址旁,记者看到,一栋教学楼门口挂着“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的牌子。
“去年9月1日,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举办首届新生开学典礼,研究生院联合了以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师大6所高校为主的师资力量,遴选了包括34名院士、291名‘杰青’和长江学者等在内的325位名师。研究生院的所有博士研究生,都实行‘双导师’制……”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综合部负责人常志伟表示,“集各家之长,拓展学术视野,打造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试验田,是对西南联大的精神的最好传承!”
赓续优良传统,面向时代所需。近十年来,云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0.34%提高到97.16%,高校数量由68所增加到83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61%,累计培养高素质人才近300万名……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今天,彩云之南,依然回荡着西南联大的不辍弦歌,依然涌动着教育兴国的火热情怀!
(本报记者 张勇 徐鑫雨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